景德帝大怒,不顾春节开印图个吉利,颁布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剥夺东宫太子之位,贬为百姓,与东宫其他世人都羁押在西郊农庄里,毕生不得擅离。
紧接着,乌黑的台子上走出位美人,穿戴薄如蝉翼的纱衣,披着软纱披帛,身形轻巧,容色夺人。
杜旼朗声答复:“臣在晋王府长史司任审理。”
辛大人穿一身大红色飞鱼服陪侍在景德帝身边,花灯映着他脸上的银色面具,比天上的明月更闪亮。
辛大人低声道:“都雅的花老是开得迟,你开这么早又有何用?”伸手掐下一朵白梅花苞。
来到车前,不等小寺人递上蒲团,那人忙不迭地跪倒在地,“臣杜旼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一时,宫内宫外都不得承平。
特别景德帝严肃之余很有几分才华,往长年看到哪家的灯出彩,喜好留点墨宝略加点评,或者犒赏点东西。
他倒是想看看杜旼可否如愿,即便是得了爵位又能不能守住?
本年杜家已经开端筹措着卖山林地了,来岁要卖甚么?
又过了三五天,晓望街才有动静渐渐传播开。
皇后这番行动又是为了谁,只能是晋王。晋王现年二十七岁。
太子天然不肯承认,只说是被人谗谄。
太子是景德帝在潜邸时王妃所生,只是王妃没福,没比及皇上即位就故去了。
要晓得宫里用的是上好的银霜炭,烧起来不但没有烟,另有股淡淡的松香味。而熏香也是特制的贡品。
辛大人点点头,开口问道:“大查还是小查?”大查就是往深了查,把晋王平常言行、交友官员,以往行迹都摸个透,小查就是检察大要,有没有胡作非为逼迫百姓的败行。
皇上闻言嘲笑,“既然不如东宫的好,就把东宫的炭香取来让朕见地见地。”
花棚搭得不算高,才两层,倒是非常精美,梧桐木的框架,四周糊着红色绡纱,中间点着灯,照得棚子里亮如白天,比别处更亮几分。
没想到皇上发话要观灯,这下子世人立即活出现来,忙不迭地搭建花棚,将早就筹办好的花灯一一挂出来,力图博得君心一悦。
月朔夜里,辛大人仓促分开就是受命去太子府邸搜索违逆的证据。
来人约莫三十五六岁,长得丰神俊朗,穿一袭宝蓝色锦袍,内里披着貂皮大氅,大氅瞧着有些年初了,风毛不那么划一,可看上去还是一派繁华。
身后传来细细碎碎的脚步声,有个小寺人小跑着过来,见到辛大人,赶紧施礼,“主子正要往忠王府宣世子进宫。”
想到易郎中得知动静那刻的欢乐,辛大人忍不住弯弯唇角,能得岳父大人的欢心,想必离娶到阿楚又近了一步吧?
出了御书房,辛大人在甬道上站了站。
就连前次武云飞被弹劾之事,也出自太子的手笔。
景德帝脱口奖饰,“走马灯做到这类境地,妙不成言,妙不成言!”
辛大人冷眼看着杜旼,杜旼与父亲有七成像,都是高大的身材,宽肩瘦腰,四肢苗条。透过他,模糊能看到父亲的影子。
辛大人对东宫的事稀有,除了搜索证据以外,另将职员都把守起来,财物也贴上封条不准动用。
夜里,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华灯燃放。
皇上的马车一停,花棚里丝竹声顿起,接着一声娇滴滴脆生生的“酒来……”倒是演着贵妃醉酒的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