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请她出去,”米氏说完,就转头看向女儿:“估计你大嫂是晓得你返来了,过来看看。”
“哒哒……”
安平伯府往上数三代还是泥腿子,也就是第一代安平伯运道好,当了兵救了高祖天子,才得了这么个虚爵。这爵位也不是世袭罔替,三代而斩,现在的安平伯是最后一代了。不过安平伯也不是个有福分的,摊了个陈腐没本领又会招惹是非的爹。
传闻当年那桩婚事还是她祖母死力促进的,看来她祖母还是晓得她父亲是坨黏不上墙的泥巴。固然如许想有些不孝,不过她父亲的确不是位夫君。
陈氏拉起五娘,握着她的双手,斥道:“你如何就本身返来了?我刚听门房的管事说另有些不信,哪晓得你还真返来了?”说着她还转头看向坐在主位上的婆母:“母亲,您必然要好好说说她,您说这快过年了,民气恰是不稳的时候,如果有个甚么不好的,我们这府里还活不活了?”
“话虽是这么说,”陈氏点了点五娘的鼻尖:“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下次可不能再如许了,你大哥他们就算是再忙,去接你的空还是有的。”
仙颜妇人,也就是安平伯府的老夫人米氏,放下了手中的帐本,微蹙着眉头,有些不满地说:“她如何就本身返来了?这丫头是越来越没端方了。”
想到她那死去的父亲,金五娘就不免为她娘可惜。她父亲比她娘整整大了二十岁,她娘亏就亏在出身上。商户人家,即便家财万贯,也属末流寒微之家,不然就以她母亲的边幅人才是断断不会嫁于她父亲为后妻的。
“起来坐吧,”米氏看着恭恭敬敬的继子媳妇,面上带着对劲的笑容,这个媳妇是她亲身选的,她也没叫她绝望,是个识大抵能持家的,现在府里的中馈她也早就罢休交给这个大儿媳妇了。
陈氏起家来到米氏面前福了一礼:“那媳妇在这里就替府里的爷们感谢母亲了。”家翁没甚么本领,一张嘴又尽是获咎人,还爱好保藏那些名家书画,传闻那些东西当年几近掏空了伯府。她家翁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就是听了祖母的话娶了这位继母。
五娘浅笑着点了点头,就起家了。
“哎……,”米氏想到自家女人,就有些心疼,不由深叹了一口气。当年要不是因为她娘家碰到难了,她也不会应了安平伯府的这门婚事。
“是,”跪坐在左边梳着双丫髻的青衣丫环垂首应道,后她便小扣马车的车厢,叮咛了驾车的车夫。
她这个小姑子也是个好的,对她们这些嫂嫂也都带着至心,在府里也向来不拿大,跟她娘真真是一类人。就是有些可惜了,说到底,都要怪她那一死了之的家翁。当年大理寺卿家来府上说亲,如果她家翁再拖个几天,那婚事就定下了。现在,不想了,统统都是命。
米氏是个看得清大局的,弄清了环境后,当天就应了那门婚事,厥后也跟她想的一样,江城知府干休了,还请了人到米家说合。当时她就想明白了,任有黄金万两,没权没势,就还是砧板上的肉,只不过是肥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