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上躺了两日,哪还憋得住,第三日一早便起来便要去河沿报仇,却想家里小厮虽有两个,却都是十三四大小,如何唬得住人,思来想去,便想起街上一个地痞唤做二狗,自小死了爹娘,后不知哪儿学了些拳脚,回了县里,纠结了几个恶棍男人街上常与人做些出头之事。
阮小二恰是让这些人来瞧他如何报仇出气,内心也不恼,到了那院子跟前,见两扇门闭紧紧,想起那夜之辱恨上来,上去抬脚便踹,未想那门甚健壮,他踹了几脚未开,末端从里头开门出来个婆子。
按下这些心机,便不急一时,这阮小二虽受了一夜罪,好时节入夏,也不过着了些风凉,便郎中不来瞧,灌下两碗姜汤驱了寒气,涵养两日便缓了过来。
阮小二道:“衙门高低哪个与二爷不熟悉,便我们县太爷也是柴府亲戚,柴府那里二爷早垫过话儿去,办理了清楚,出了甚大事有你家二爷兜着,你怕何来。”
清算安妥,一行人便去了河沿儿边上,这阮小二本就是为找回面子,哪会藏着掖着,这一起行畴昔,只差没敲锣打鼓了,县里百姓见阮小二打着头,前面跟着二狗几个地痞男人,手里拿着老粗棍子,直奔着河沿上去了,便知要去报那日之仇,均交头接耳传话出去,待阮小二到那河沿院子跟前,已有很多闻声信儿来瞧热烈人,却不敢靠近,只远远立那边儿瞧上。
他婆娘劝道:“想这高青县里,哪个不识你,他既敢如此,定是有些来源,提及来不定是你吃醉了酒才惹下这番祸事,只当咽下这口气过消停日子便了,却又求到柴府做甚,真生出大祸来怎生是好?”
那妇人见了忙喊一声:“成,成,我怕了你们行了吧,老娘怕了你们,一哭二闹三吊颈,这招是不是跟你们家主子学啊,学还挺。”
阮小二使小厮去唤了他来,与他这般这般说了一遍,说完取了一两银子出来道:“这事做成,这银子便赏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