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娘道:“虽哥哥药铺子才开了两月,却做出些名声呢,想那些贫苦人家来,哥哥经常不收药钱,日子长了,天然都来咱家铺子抓药了,只怕这般下去,迟早折了本钱。”
玉娘见他晓得长进,遂道:“若论旁恐寻不见了,只那些书却还。”
媒介不搭后语,玉娘翻来覆去瞧了半日,也未猜出祖父写这行小字意义,只得收一旁,至晚间想起,又拿出来瞧。
玉娘也是愣了楞,特长里看了看,可不是,当年本身写大字,祖父老是这般把写好圈起来,这一篇大字上,几近都是红圈,怪不得祖父留了下来,下头却有祖父写一行小字:“堂前三步,叩首膜拜,祖宗有灵。”
因挪仓猝,有些物件未带过来,这日一晨安然便套了车,两口儿家去拿东西去了,正赶上柴府纳妾,锣鼓喧天张灯结彩,好不热烈,把秋竹气不可,这哪是纳妾,就算当年娶娘进门也不过如此了,想这男人真正一个薄情寡义男人,这心说变就变,昨儿还热乎,恨不得捧手内心,今儿一抹脸连本身骨肉都不顾了。
秋竹从外头迈进屋,见玉娘正坐炕上做小孩子衫子,打量神采还好,只不知内心头是如何风景了。
秋竹子又道:“便如此,娘一个弱女子如何救爷性命……”秋竹话音刚落,玉娘已经站了起来:“安然套车,去陈府。”
秋竹叹口气小声道:“明儿就是十五了。”
说着让婆子跟秋竹把带来那两箱子书抬出去,搁当屋,玉娘道:“哥哥不提,我倒忽视了,这些书总搁箱子里不好,转头受了潮霉坏了,今儿气候好,一会儿我让人院子里铺上席,把这些书挪出去晒晒,想祖父那几册药书也里头,寻出来令人送到前头去你瞧。”
安然道:“非是主子想瞒着娘,是爷一再叮嘱主子,不成透出半个字与娘晓得。”
玉娘听了悄悄点头,以往倒不知她哥哥另有这般本领,陈玉书见她神采还好,遂放了心,想起一事叹道:“记得祖父有几本药书,不是我这个败家胡为,倒可寻出来瞧瞧,以往还说开个药铺子轻易,现在才知,里头门道多着呢,只我本来晓得那些却不大够用了。”
秋竹道:“送来好大一包呢,便娘不让再送,这些也够吃上几月了。”
提及这个,秋竹两口儿暗里里还说呢,以往瞧着这位大舅爷那就是个混账,混账都比他有说道些,就瞧他过往干下那些事,说是牲口都不平枉了他,当初落得破庙容身,真算是你该死。
秋竹偷眼瞧了玉娘一眼,见真不似难受样儿,遂迷惑道:“这般娘怎还能如此安稳?”
玉娘吃了一口叹道:“这东西贵着呢,明儿你去与舅老爷说,莫再送来,我身子无事,吃了也无甚大用,倒白搭了银钱。”
秋竹出去见玉娘还盯着那张大字瞧,不由道:“娘倒是魔怔了,可都瞧了一日了。”说着把托盘里粥放炕桌上。
想来,此时他守着人**正暖,虽与秋竹那般说,只让她放心便了,若搁以往伉俪冷时,离了也便离了,现在却如何放得下,特别此时……
秋竹一句话倒勾起了玉娘幼年之事,想起祖父不免难过,接了那本千字文翻开,不想从里头落下一张纸来,秋竹忙捡起来翻开:“这可不是娘写大字吗,瞧上头另有老太爷用朱砂笔圈红圈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