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元年十一月二十,在李厚的搀扶下,魏王于成都称帝。李厚仗着蜀道天险,隔绝了身后追兵,秦王多次调兵攻打不下,只得眼睁睁看着魏王称帝,建立政权同他对峙。
洞庭一带本是鱼米之乡,现在粮仓出事,长庆帝自顾不暇,不得已被迫停止了伐蜀。
真是太不卖力了,好歹也给留张圣旨啊。这下好了,魏王登不了基,秦王一派就咬定了不见圣旨,不肯称臣,因为没准儿是魏王假传口谕呢。孝仁天子死得俄然,死的时候身边只要曹妃(以是有传言说天子死于顿时风)和个寺人总管。太医大臣们赶到的时候,老天子早就嗝屁了。就这两人当人证,也难怪人家思疑了。
这两兄弟追追逃逃,打得热烈,天下公众,一时也分不清谁是谁非。然秦王已经在金殿即位,占了先手,对大部分人来讲,天然是向秦王称臣为好。
这类政治方面的至心不会写啊
山中树木减色彩,涧畔根源绝细流。
本来皇位担当制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当明天子没有嫡子,宗子也是个扶不上墙的(传闻是被皇后娘娘养残的),而皇室下一代的品格实在是让人堪忧,诸皇子中除了秦王和魏王,还真没个可看的。
第二年,秦王建年号长庆,是为长庆帝;远在蜀中的魏王则改元天佑,是为天佑帝。至此,天下二分为天佑蜀燕和长庆北燕,两国战役不竭,强大一时的大燕是以而走向了分裂,式微。
争辩论吵过了十来天,还是没个结论。本觉得还能吵下去呢,秦王就带兵逼宫了,捏着人证物证,说是曹妃魏王毒害了先皇,于玄月二十的早晨,攻打皇宫(因为魏王住宫里)。
作者有话要说:好痛苦,长智齿了,牙疼。又要做一个小组功课,以是拖到现在才来补高低半章。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有着天府之国的称呼。这里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绝对不是个好攻打的处所。李厚依仗着阵势天险,蜀地敷裕,同北燕军交兵数月,对峙不下。
真是对不起。
但是这个年号改得不好,也不知是那里犯了忌讳,天禧元年必定是个多事之年。正月初五的时候,陈太后薨逝,谥号明德。明德太后是陈皇后本家的姑母,不管从感情还是好处上来讲,太后天然是支撑立秦王为太子的。天子不好违背母亲的意义,这些年来只是拖着,不肯立储。现在太后一死,死前又留有遗言让天子尽快立储,天子便没了顾忌,二十七日守孝期满,就召见群臣会商立储之事,至此拉开了夺嫡之战的序幕。
趁着北燕大旱,蜀燕得以疗摄生息,敏捷的生长强大,第二年更是趁机出兵占了江陵、豫州,垂垂有了同北燕一争天下之势。彼时天佑帝年十五,幼年未及亲政。威武将军李厚成为镇国将军,同时加封太尉,统领蜀燕兵马,兼揽丞相之职,成为了蜀燕实际上的掌权人。
沈琳脸皮极厚,辩驳道,“归正哪个当天子都是他老赵家子孙,肥水没流到外人田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