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 第64章 碧血剑(64)
第二天,十仲春月朔,崇祯召袁崇焕和祖大寿进宫,见面后不问军情,却责问袁崇焕为何擅杀毛文龙,问不了几句,就喝令将袁崇焕拘系,囚入御牢。其实在六月十六日的圣旨中,崇祯早已说毛文龙罪大,杀他“杀得好!”“不必引罪。”此时却俄然“秋后计帐”,真是莫名其妙。
二次天下大战时德军猛攻斯大林格勒。苏军一面扼守坚城,一面另遣雄师抄德军后路,终究聚歼德军三十三万人。经此役后,德军就此一蹶不振。苏军元帅朱可夫的计谋,根基原则也不过是“守坚城,抄后路,聚歼之”九字罢了。
清军越三河,略顺义,至通州,渡河,进军牧马厂,兵势如风,攻向北京。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半途堵截,都被击溃。满、侯两部兵马退保北京。
满桂率兵五千守德胜门。当时北京军民在城头观战,但见清兵抵触而西,从城上望下来,如黑云万朵,挟迅风而驰,斯须已过。一场苦战,满桂受伤,血染征袍,五千兵只剩下了三千人。清兵威猛如此,北京人天然看得心惊胆裂。北都城头守军放大炮援助满桂,但炮术奇差,炮弹打入满桂军中,杀伤了很多士卒。
但是崇祯是个非常暴躁、毫无韧力的青年,当时还没满十九岁,一见袁崇焕按兵不动,顿时便不耐烦起来,不住的催他出战。袁崇焕一再说,要等步兵全军达到才可打击,现在只要九千马队,和敌兵十余万决斗,全无胜算。猜想崇祯就思疑起来了:“你不肯出战,到底是甚么用心?想篡位么?想勒迫我承诺媾和么?你畴前不竭和皇太极手札来往,到底有甚么暗害?你为甚么一早就推测金兵要从西路来攻北京?”他的脾气本来就非常多疑,敌军兵临城下,又惊又怕之际,想像力定然非常丰富。
时候一久,清军身在险地,军心必定摆荡,困在北京郊野,进是进不得,退又退不了,变成了瓮中之鳖。这时袁崇焕兵权同一,只待救兵云集,便可对清军四周重重围困。两军交兵,胜负之分全在乎一股气势。明军战役力固然不可,但目睹必胜,兵将都想建功,天然不会一触即溃。三个月、四个月的打下来,清军非淹没不成。
清兵东攻,一起上势如破竹,在高密店侦知袁军已到,大惊失容,千万想不到袁崇焕会来得如许快。
崇祯派寺人向城外袁部宣读圣旨,说袁崇焕谋叛,只罪一人,与众将士无涉。众兵将在城下大哭。祖大寿与何可纲惊怒交集,当即带了军队回锦州去了。[108]正在兼程南下赴援的袁部主力军队,在途中得知主帅无罪被捕,北都城中天子和百姓都说他们是“汉奸兵”,当然也就掉头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