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灵均点了一下头,嘴里瓜汁四溢。
元灵均惊奇地张圆了嘴,“般石,画春图阿谁?”她们说小石头是山川画大宗,实在是太好笑。
五娘是王清挐的排行,她与王芍为堂姐妹,王芍顺从妇德之仪,重视妇功妇容妇德,同是王氏出身的王清挐分歧,她更偏疼清算官方佚闻,修撰文学典故,是博学好问的世家女郎。
“常山王之名如雷贯耳,本日一见,臣女幸运之至。”王芍在尊卑礼节上重视,在言辞上向来利落干脆,不分场合,非常不当。
“是。”王清挐略作思考,张口即来,从孝女背父四方求医到南边女儿部落的古怪婚俗,从东吴和晋国的海商贸易讲到吴国王室秘闻,大师听得兴趣勃勃时,太女从殿外悄声出去。
当元灵均拿起第二只瓜时,侍女已抬了画轴到这边的席位,这一边的女眷又集合过来。所谓的《踏雪寻梅图》画的是北朝的雪天下,一名负篋的儒士手拄木杖单独行走在崎岖山路上,寻觅山颠绽放的傲骨红梅。
王芍抬高了声音,“是一个复苏的大草包。”
徐皇后走过来道:“本宫长居**,没听过官方的趣事,王五娘无妨说给我们这些‘不闻窗外事’的女眷听,让大师一解乏闷如何?”
两名侍女各持画的一端,在徐皇前面前缓缓展开,女宾们纷繁凑去围观,时而出阵阵赞叹,徐皇后也几次点头,应当是万分对劲了。仕女们又叽叽喳喳地群情起来,大抵杨氏也被震惊到,半晌无言,还被众女鄙夷,令她颜面大失。
“明显就是画春图的……”元灵均不平气地哼了哼,眼神瞟着殿外的风景,想起送赵大郎去书学的那段日子,途中偶遇王徐回京的车队,曾听主子唤七娘,说的不恰是这位徐七娘徐春月,还以惜才为名给赵大郎写过一封表白书……本来是她,真是好管闲事。
“……你们年纪相仿,都各自去玩吧。”皇后对底下一众镇静的年青女孩道。
曹公主抿了一口茶水,笑道:“徐杨二氏皆是我朝才调出众之人,又都能书工画,你追我赶,天然谁也不肯掉队于人。”
“说的极对,太傅也与我提及,吴王野心勃勃,乃东海大患。徐渨如果从政,会有高文为的。”见是太女说话,世人正身叩拜,太女表示免礼,来到皇后身边坐下。
皇后叮咛侍女在殿中摆膳。常山王已吃了很多生果,但仍然吃得下,并且吃得很多。
一人发起,座中女眷也纷繁附议起来。
而王芍当着元灵均的面以“草包”相称,元灵均却没有起火,反而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这让其别人感到不解。
“常山王昏庸碌碌,耽于酒色,笨拙无知……是驰名的草包。”王芍就真的如数家珍般地列举起来。
仕女们对名声惨痛的常山王也怀着和王芍一样的猎奇心,只是没有像王芍那般鲁莽地迎上去,有道是:‘樊主愚顽,堪为晋室蠹害,唯恐避之不及’,凡驰名誉的官宦后代大要尊敬,暗里里都以“大草包”称唤。
“四姊,她们要做甚么?”元灵均咂咂吃着瓜,口齿不清。
大寒天竟然跑到如此高险的处所看红梅,儒士必然是疯了。对鉴画一窍不通的元灵均悄悄咋舌,从女宾的扳谈中得知,徐春月临摹的是般石画作中的代表作。
“儿家听人说,吴王出世日有老鸦回旋屋顶哀号,被吴国先王视为不祥之兆,是以不得圣宠,不知是不是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