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看,倒是一本民国书,看名字,很独特---《处女集》。
林逸朝那套《资治通鉴》看去,只见那套书,10本一套硬精装,品相极好,差未几能上九五品。翻开看,只见内页的纸张已显土黄色,米黄色的纸张彰显古朴高雅,整整10册摆在一起,尽显壮观之气。翻开第一册的版权页上,鲜明写着:古籍出版社出版,一九五六年六月第一版,一九五六年六月上海第一次印刷,印数:1-3000,订价:35.00元。
林逸莞尔,另有这类显摆的,就笑道:“是啊是啊,好书就要好好地读,光放在书架上可不成。”
摊主忙道:“那是,看你面相就都晓得了,天庭饱满地合周遭,眼大有神,嘴阔吃四方---”
翻开扉页以后,是一篇序文,也是曹聚仁写的。此时,曹聚仁先生二十五六岁,在上海民国女子工艺黉舍初中部任教,他为门生编印出版了这本习作集,并且详细地先容了该书出版的来龙去脉。
那摊主嘴巴一歪,眼睛一瞥,口气轻视地说:“兄弟啊,你开打趣呢!网上多少钱我能不晓得?那都是有价无货,你出了钱也买不到的!看到没有,五六年的,搁现在都六十来年了,六十年一甲子,也就是说这套书充足当我爷爷了。把爷爷请回家多少也要花两钱,6000块是最低的了,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林逸正在惊奇,如何会如许,本身的鼻子竟然也差点“走了眼”,就听那摊主说:“兄弟,我说这位兄弟,你手里的书……帮手给我,已经卖了。”
胖男人再次眉开眼笑,“你目光很准嘛,咋就看出来我是做大买卖的?奉告你,我刚包了一个工程,几千万呢,你这书还真就够我一顿酒钱。”
摊主很踌躇,说:“不成啊,这套书我收来的时候就很高。你一下绕我3000,我可受不住。再说了,一看你就是做大买卖的,估计这两三千对您来讲只是一瓶酒钱,您喝几瓶飞天茅台五粮液就全都赚返来了。”
不得不说,这摊主的嘴巴真够短长的,一套一套的,胖男人有些踌躇了,仿佛在考虑着甚么,俄然身处一个巴掌说:“5000块,我拿了!”
摊主嘿嘿一笑,“实际上我也没敢多要,8000真的不高,这但是五六年的书,都一甲子的年龄了,你想啊,那存放了多少时候,你买归去的不是书,是古玩,是知识,是咀嚼!”
摊主忙道:“司马光---”
摊主也晓得这类人看似好忽悠,却也要适可而止,不能把人家真的当傻瓜,因而忙说:“借你吉言,六六大顺就六六大顺!这书呀,是您的啦!”说着就忙不迭地帮胖男人把这套老旧的《资治通鉴》包装起来。
“曹聚仁”这个名字对很多文学爱好者来讲或许非常陌生,毕竟他不像鲁迅,胡适那么着名。实际上只要熟知鲁迅的,也就必然会熟谙他,因为他和鲁迅是最着名的一对“文友”。
林逸手里还拿着一本呢,现在他有些发楞,倒不是因为摊主还真就卖出了6000元的高价,而是因为他俄然发觉,之前闻到的那缕书香竟然不是从这套《资治通鉴》传出来的,而是从这套书中间的一个小薄本上传来的。
那男的较着也看上了这套书,就拿过一本随便翻了翻,嘴里说道:“哎呦,是五六年的《资治通鉴》,这是阿谁谁谁写的……砸缸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