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逸闻言,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眼神淡去,低下头,道:“徒弟经验的是,小子知错了。”
到厨房时,厨房里已经坐满了人,满是年青一代的崇真教弟子,大的不过十七八,小的只要七八岁的模样,差未几有三四十人。众弟子见肖逸穿的破褴褛烂,不是崇真弟子,都投来猎奇的目光。
半晌以后,但见他的嘴角微微上扬,悄悄的鼻鼾声有节拍的响起,竟然已入了梦境。
大瘦子厨师竟道:“忘了,现在的小羽士们都叫我胖厨师,你也跟着叫吧。”
长清道者观肖逸神情窜改,心生欣喜,反问道:“你怎不问我为何不教你道术?”
长清道者指着躺床道:“我这里也无甚人来访,你闲时就把这些书都摆到外间去,腾出处所来,再到执事堂领一副床板和被褥返来。我有事到山下一趟,你且在我屋内安息。”
大瘦子厨师却不睬会肖逸的眼神,冷哼道:“这是给你个经验:中午专门给你留了一碗饭,你却没来,白白华侈了,晚餐又来这么晚。这第一,你华侈粮食;第二,你不守时。你说这经验该是不该?”
书房内三面摆着书架,品德经、南华经、平静经、冲虚经、黄庭经、玉皇经、天子阴符经、承平经等,各种道家典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书架下摆着一张躺床,应是长清道者临时安息时所用。
醒来时,屋中已然暗淡,只要一缕夕阳透过窗棂射在墙面上,泛着黄光,模糊能辨清事物。肖逸再次环顾屋内的统统事物,感受既陌生,又熟谙,一时候也分不清心中是喜是忧。
肖逸坐到外间木椅之上,细心地看着屋中的统统,心中既感到满足,也感到轻松,脑海中飘零着的“家”的模样,逐步与面前之景融会,成为一体……
大瘦子厨师道:“知错能改就好,这不过是件小事,但是能不能修炼有成,倒是从这小事一点一滴做起的。”说着拿起碗来,给肖逸盛了一碗粥,加了两片咸菜,递了畴昔,又说道:“现在的孩子没一个像样的,想当年掌教真人凡事皆顺时而为,用饭时候一分一毫都未曾差过,这才有了本日的成绩,你看看你们……”
却说肖逸目送长清道者身影在远处拐角处消逝后,这才回身进屋。屋内固然粗陋非常,肖逸却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恍惚的影象里,已经记不清家的模样,更多的印象只是在村里乞食,露宿街头。固然此处远远比不上那“闻道楼”的客房富丽,但是长清道者那一句“你能够将此处当作自家”的话,却将此处付与了不普通的含义。
待洗完碗筷,清算伏贴,大瘦子厨师从门后抓起一张床板,一套被褥,道:“你小子睡了一天,倒让我帮你领床铺,就凭这一点,你就得给我洗一年的碗。”
肖逸扛了床板,提了被褥走了一段,大瘦子厨师却提着一个饭盒跟在前面。
肖逸道:“仙长不教,天然有仙长的事理。小我有小我的运气造化,小子已然造化不凡,又怎可不满足呢。”
长清道者道:“道法即六合运转之理,万物存在之因,习道法可参天悟地,知人生进退。所谓道术,是以无上念力,引六合之力为己用,可飞天、可遁地,长生永驻,无所不能。”
女道者待了半晌,也回身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