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僧见人送到了,便告别而去。长宁送人返回帐内后,俄然板起脸来,嘲笑道:“肖逸,好个肖逸,你胆量不小啊。”
百万大山南北相贯,何止万里。九州诸派以千里为界,每派卖力巡查一千里。但是各派之间相互不放心,又各派部分弟子沿着鸿沟做长线巡查。道家驻守在最北边,离此有四千里路途,三人御空而行,颠末鬼家和儒家的营地时,皆遇人反对,待看清二位和尚后,无不礼遇有加,可见二僧德行之高。肖逸暗自光荣,未打动之下与之产生抵触。
肖逸转过身来,见对方是一名慈眉善目标和尚,心下略宽,便道:“小子十五六岁才开端修习道术,此次分开师门以后,又获得儒家师兄的指导,以是所学颇杂,让大师见笑了。”
刚行了里许,忽闻背后有人道:“施首要去那里?”声音犹在耳边。
只感觉对方手掌在本身头顶悄悄拂了两下,道:“你是(下)阴界的人?”当即又道:“不对,你这修为功法,应是源自道家。你是道家弟子?”但顿时又奇道:“你体内另有儒家的浩然正气,你到底是哪家的弟子?”
肖逸微惊,感受架式不对,道:“长宁师叔此话何意?”
因故意避开道家,便向着东南而行。到第五日夜里,终究到了百万大山边沿,再往前就是戈壁滩。他早已探了数遍,此处并无人迹,便乘着夜色,向戈壁滩摸去。
山林还是,但是少了飞禽走兽以后,显得格外冷僻。
客气以后,二僧申明来意。当说到肖逸之名时,长宁面露惊诧,转头看了肖逸一眼,忙又回过甚去,瞬即规复如常,道:“肖逸恰是我道家弟子没错,有劳二位大师亲身护送。”
进入帐内,但见帐内非常粗陋,正面挂着一幅老子骑牛图,地上放着几个蒲团,除此以外,别无他物。那长宁道者长相浅显,留着长须,忙上前向二位和尚问好:“久闻了明、了智二位大师大名,本日得见,幸何如之。”二僧忙合十回礼,口诵阿弥陀佛,连称不敢。
邻近大山边沿,天空中经常有九州诸派的弟子游弋,因为灵压的原因,都飞的极低极慢。肖逸不想与道家人见面,便在林中掩行。走一阵,就以天人之境探查一番,谨慎谨慎,如临大敌。
肖逸顿时毛骨悚然,满身血液都为之一凝。头顶天灵乃是人体一大抵害,又无真气庇护,击之则死。此时,对方只要内力稍吐,他便抵挡不得。他钉在地上,一动不敢动,问道:“中间何人?为何要找鄙人的费事?”
有票的朋友必然要点保举。
肖逸却反问道:“长宁师叔想听甚么?”
长宁冷然道:“你不知谁知?”见肖逸一脸惊诧,问道:“掌教真性命你们周游列州,讲经布道,你为何会一人呈现在百万大山?”
长宁怒道:“大胆!老夫问你甚么,你当从实陈述,如果诚笃悔过,说不定还酌情饶你几分。若还是冥顽不灵,信口雌黄,我定让你尝尝我教惩戒弟子的手腕。”他是有为殿管事,长年主持奖惩弟子的事件,建议威来,自有一股气势。
林下本来荒草成片,甚是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