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想求娶外孙女为正妃,且这般慎重,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半点没有配不上外孙女的。且燕王洁身自好,无任何恶习,至今也未曾传闻有甚么侍妾之流,就是韩老夫人多偏袒本身的外孙女,也说不出燕王的甚么不是来。
“宓姐儿,你不消多想多虑,燕王的确是个不错的,但我的宓姐儿也是独一无二的。你放心,更不必顾虑太多,只顺其天然便罢了,燕王并非强娶豪夺之人,你若不喜他,外祖母就作主定下你表哥的婚事。”
以宓听着韩老夫人说话,先是惊诧,然后是打动,最后再听到韩老夫人老调重弹,又说要将她嫁给表哥,顿时就有些无语…….
韩老夫人点头,直接道:“本日薛皇后见你母亲,道是陛下欲替你赐婚,想将你许配给薛家至公子的薛修啓。宓姐儿,你那日在宫中也见过薛家至公子,对此可有甚么设法?”
以宓冷道:“先庶后嫡,薛后和薛家必是不甘心的,就是薛家内部,将来怕也是要生些是非的。外祖母,此事可另有转圜余地?”
韩老夫人“嗯”了声,道:“燕王本日过来,就是和此事有些关联。宓姐儿,陛下和薛后既然已经提出想将你许配给薛家,这事,除非你真的已有婚约,不然很难推让,或者即便推了陛下那边,薛家气度狭小,也必然会心胸记恨,将来怕是会对你倒霉。”
韩老夫人听言点头,心头欣喜了很多,起码外孙女对燕王的观感不差。
至于正妃,她很有自知之明,非常清楚本身的身份并不敷格。
以宓心中一跳, 抬眼看本身外祖母,见她目光除了慈爱和欣喜并无甚么悲悯之色,她的心这才松了松。
以宓满怀苦衷的分开了韩老夫人的寿安堂,回到本身的院子,坐下好一阵的回想,可从畴昔的十几年也忆不起多少蛛丝马迹,表示燕王他“自幼就喜好”本身……
以宓就将方才燕王说傅先生回了京, 他日就过来魏国公府之事说了说,又说了燕王想在京中办近似北地的女子书院,由傅先生筹办,想让她帮手一事。
“只是外祖母既然晓得了,却不想让你蒙在鼓里,成心也好,偶然也罢,你晓得了他的目标,留些个心眼老是好的。”
以宓笑道:“固然外人常传燕王残暴暴戾,但他那也应只是对待外族仇敌,是为着保护边疆。相反,孙女觉着他持身自律,固然年纪并不大,但赴藩后,能将北地管理得井井有条。北地贫苦,多年战乱,他畴昔不过数年,已经数次击败西域军,让北地能够修生养息,推行各种农耕政策,传闻本地的民生已经改良很多。就是那烈武堂和女子书院,也必能让边关将士的心安宁很多。”
韩老夫人的心一阵酸胀,她拉了以宓在本身身边坐下, 挥退了本身身边以及以宓的丫环在内里守着, 整了整心境,就笑着问道:“宓姐儿,看你这般欢畅,但是有甚么欢畅的事?”
实在燕王穆元祯也算得上是韩老夫人看着长大的,对他的品性还是非常信赖的。
以宓听了,本来因傅先生回京之事而有些雀跃的心沉了沉,道:“但是和母亲本日入宫有关?”
韩老夫人看以宓变幻的神采,最后定格在一个古怪的神采上,就笑着敲了敲她道:“外祖母晓得你对你表哥偶然,不过虽无男女之情,但总有兄妹之情,如许也能包管你一辈子和暖和婉的,有何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