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一轮轮无停止的敬酒了。碰上好斗的带领,普通来讲,这酒菜能不能热烈,就看带领,如果带领都不喜好喝酒的,或者不同意喝酒的,那就热烈不起来。如果是带领特地要把酒桌搞活,或者抱有某种目标,那么,事前安排好的妙手就开端轮番出动了,目标当然就是对方的带领,做一杯,右一杯,让对方的带领只要抵挡之力,没法还手,对方带领的部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而也主动反击,向主方的带领敬酒,因而,杯筹盏错,菜还没上完,一场混战就开端了。甚么“回敬”、“互敬”、“代饮”、“罚酒”等花样纷繁上桌,酒量差又没有战略的人,不到半程就摇摇欲倒了,恰好半醉的人已经对酒精开端麻痹,在酒的刺激下,开端新一轮的战役。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说的是李白豪宕之气,让好多羡煞不已。武松“三碗一过岗”揭示了他的豪杰气势,“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酣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酣醉,呼唤狂走,乃下笔”,因而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这些都是豁达之人,我辈只能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