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琮道:“太子、齐王的贺礼贵重,固然对我们府上来讲,也非是不成得之物——首要的是这份送礼的心机……”
萧琮病愈后她就搬回了内院,才进正房外间的闲息阁子,赤芍就出去禀道:“郡君,郎君传话说,您返来后请去谧斋一趟。”
沈清猗进屋,在三曲花鸟屏风坐障内脱了锦履,解了氅衣给赤芍,带着白苏出了坐障往里走去。
“他想调到河西军?”萧琰问道。
萧琮一听她语气,就知她对父亲有怨。
“秦州刺史哥舒夜,贺法显大师西行玉骨佛珠一串、和阗白玉佛像一座、金箔《金刚经》两卷、和阗青玉木鱼……”
萧琮不由大笑,沈清猗也扬了扬唇。
萧琰哎呀一声,“这个齐王跟阿兄有亲?”她记得四哥的那位公主母亲和太子、齐王都不是同母吧,论起来齐王没有比太子更亲的理。
沈清猗语声淡淡道:“不是《斫琴图》么,既然是琴,那就回琴便是。传闻,齐王的琴道也是不错的。”
沈清猗看完,内心已起波澜,眸光却寒幽沉寂,“四郎如何想?”
萧琰瞪圆了眼眸,忍不住伸长脖子望了眼,实在捺不住猎奇心,便起家畴昔凑到沈清猗案几侧边,弯下腰支头去看,“都送的甚么宝贝?”
她侧眸看向沈清猗,“阿嫂感觉呢?”
谧斋就是萧琮的书房,取“安宁,安静”之意。
怎会不怨呢?萧琮心叹,换了他,只怕也是要怨的。
萧琰呀了一声,睁大眸子,“送给阿兄的?礼品在哪呢?”抬眼四周张望。
这些年他可不是白白卧于病榻,父亲对他倾力教诲,不但亲身教他经史文诗赋和书棋画之道,又以任先生和顾长史为教员,教他纵横策画、朝政官制、士族干系、宦海干系、河西时势、大唐与周边权势的干系等等。故萧琮固然病居承和院,对天下事和首要文武官员的体味怕是比很多升朝殿官员还要深。
萧琰一下明白了,“不错,能够选年代古远的名家。不过,选谁好呢?——杜齐相,崔子玉,张伯英,蔡中郎,钟太傅?”这五位都是汉魏名家,此中杜、崔、张三位皆有草圣之誉,张伯英和钟太傅则与王右军、王大令父子同列书中四贤,而蔡中郎创了飞白体,也是钟太傅隶书的师学者,论起来这五位的书法真迹都不下于王右军手书的贵重,并且还尤有过之,因为存世更少。萧琰信赖以兰陵萧氏的秘闻必然保藏有这些真迹,即便不全,也有此中之二三。
“阿琰觉得呢?”萧琮回眼笑着。
沈清猗眸色如涧幽,“这要问你阿兄了。”
萧琰“啊”了一声,迷惑不解的看看沈清猗,又看向萧琮。
秉笔奉上茶汤,搁在她面前的漆几上。
萧琰干脆跪坐在软毯上,将礼单拿过来扫了一遍。
萧琰唉声道:“这我就想不出了。论画,顾常侍之前,赵夫人、曹不兴、卫协、张墨?话说这几位的真品也未几啊。”
沈清猗声如冷泉,叶出两字:“年代。”
萧琰恍然一笑。
萧琰眼一亮,哈哈笑道:“没错,回礼相称就是了。阿兄,你筹办回甚么礼?”忽又牙疼,“王右军,顾常侍,哎……”谁能跟书圣、画圣比拟呢?
她哈哈笑起来,看向沈清猗道:“阿嫂真是聪明!”然后又咦一声,“另有《斫琴图》呢?这个用甚么回礼?用哪位大师的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