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年(1665 年),浙江学使至嘉兴考核生员,吕留良拒不该试,被肃除诸生。而后他归隐崇德城郊南阳村东庄,自开天盖楼刻局,选刻时文出售并提囊行医,还与张履祥等专攻程朱理学,创建南阳讲书院,设馆授徒。
乾隆调集群臣,指出胡中藻《坚磨生诗钞》中的诸多题目。比如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以为将“浊”字加于国号“清”字之上,是对大清的诽谤;诗中另有“一世无日月”“又降一世夏秋冬”等句,被以为是否定本朝的功劳;“天匪开清泰”等句也被视为非议清朝;“斯文欲被蛮满洲”“与一世争在丑夷”等则是挑动夷夏题目,质疑清人的身份。
这类极度的节制手腕也在必然程度上使社会思惟堕入僵化,文明生长遭到严峻束缚。清朝在对外政策上也逐步走向封闭。清朝统治者出于对本身统治的担忧以及对传统农业经济的过分依靠,开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庄廷鑨(1585—1655 年),浙江乌程南浔(今湖州)人。他是浙江湖州的富户之子,十五岁时成为贡生,进入国子监学习,厥后因疾病双目失明。
乾隆二十年,乾隆密令广西巡抚卫哲治将胡中藻任广西学政时所出试题及与人倡和的诗文“并统统恶迹,严行查出”。
庄廷鑨眼盲后,想效仿左丘明着书立说,因而采办了天启朝大学士朱国祯撰写的未完成的《明史》遗稿。
在编写过程中,他们奉南明弘光、隆武、永历帝为正朔,利用永历等朝的年号,斥责明将降清为背叛,更直呼努尔哈赤为“奴酋”、清兵为“建夷”。书成不久,顺治十二年(1655 年)庄廷鑨病死。
闭关锁国政策在顺治十八年(1661 年),清当局公布“迁海令”,逼迫本地住民内迁,“片板不准下海”,对外贸易几近完整停滞。这一行动主如果出于政治和军事目标,制止本地地区的公众与反清权势勾搭,同时也有必然的经济管控企图。
鄂昌被赐他杀。为胡中藻《坚磨生诗钞》作序且出资援助印刻的礼部侍郎张泰开被“部议夺官定罪”。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的史贻直因为其子求甘肃布政司一职曾写信给鄂昌,被人告密后罢官勒令回籍。
别的,胡中藻作为学政,所出试题如“乾三爻不象龙”(因乾隆年号与“龙”相干,被以为有诽谤之意)、“鸟兽不成与同群”“狗彘食人食”“牝鸡无晨”等,也被乾隆视为悖逆之语。
胡中藻被处斩。本来被判处凌迟,但乾隆为显现其仁厚,改成处斩。鄂尔泰虽已在乾隆十年(1745 年)病逝,但也未能摆脱罪恶,其灵位被从贤能祠中撤出。
胡中藻,江西新建人。乾隆元年(1736 年)考中进士,后担负内阁学士和湖南学政。他是鄂尔泰的弟子。鄂尔泰是雍正帝临终时任命的顾命大臣之一,与大学士张廷玉夙来反面,各级官员也以二报酬首构成鄂、张两派朋党,相互排挤。
庄廷鑨身后,其父亲庄允诚于顺治十七年冬(1660 年)将书刻成,定名《明史辑略》。顺治十八年(1661 年),此书被归安知县吴之荣告密。当时康熙年幼尚未亲政,鳌拜责令刑部满官罗多比及湖州彻查,并峻厉措置涉案的相干人士。
吕留良归天后,其着作在官方传播。湖南学子曾静读了吕留良的书后,对其思惟极其推许。曾静派门生张熙送策反信给川陕总督岳钟琪,试图劝其背叛,被告密下狱。曾静在狱中供称本身的反清思惟是受吕留良学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