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易峰自传随笔集:1987了 > 第4章 翻过山丘
我现在的抱负,是成为一个“逐步向优良演员挨近的明星”。我当然想成为一个好演员,但现阶段另有很多其他事情我都想尝试,抛开统统统统,一门心机揣摩演出,我临时做不到。常常听到有人说“前辈们如何如何”,但期间的车轮不断向前转动,对演员的要求也不再单一,大环境分歧,是否也不该用同一种标准去框定?演出这件事上我到底有没有天赋,我内心清楚,但没有需求说出来,就让时候来证明吧。
成为演员,我最后是被阿谁假造的天下吸引,看起来甚么都又新奇又好玩。垂垂地,我和角色之间有了真正的联络和交换;很多前辈的叮嘱和建议,之前没听明白,现在也在内心不竭发酵,让我咀嚼出分歧的意义来。曾有人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个男演员,三十岁乃至三十五岁以后才会渐入佳境。”即便现在另有各种不敷,我另有充沛的时候去尝试和学习。我的目标不是博得几个标致的“标签”,更偶然向谁证明甚么,只想保持本身的节拍,一步一个足迹。
出窍的体验
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在开拍前我都会发怵,感觉难,思疑本身是否有才气归纳好。我并非科班出身,一边实际一边学习,起点不算高,但我有那么点儿好胜心,是遇强则强的范例。
我的“偶像承担”
结束后导演和我说,很好,不过前面再收一点就更好了。那一刻我长舒了一口气,嘿,终究有人和我说这句话了。恰到好处地表达情感,分离出此中的层次感,这些方面我都另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这一次预感以外的体味,给我带来了舒爽的痛快感,有点儿像出窍,仿佛我真的成了另一小我。
这几年我常常有机遇和一些特别短长的前辈合作,总想从他们身上多学到一些东西,特别是保持专注的体例。他们的专业经历和人生经历都比我成熟,我很巴望听听他们的观点和阐发角度。但每小我有本身的了解体例和演出体例,不消一味否定本身,在各种意见面前无所适从,那样就落空了本身的安身点。演出只要合适与分歧适,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在拍摄现场会要求起码试一下本身的体例,不试如何晓得是否行得通呢?但我很少看回放,哪些部分措置得好,哪些处所没有到位,我内心都明白。我感觉人要有自知之明,晓得自我判定。
从成为演员开端就有导演说,我长得太标致,分歧适演浅显人。即便我真的分歧适演过分“接地气”的角色,我也不介怀扮丑或者粉碎形象,并且毫偶然理压力――演员没有甚么是突破不了的。这份职业本身就包含了“办事”的性子,别人付你片酬给你机遇,达到要求是应当的。不过“偶像承担”也不是说丢就丢的,第一次剃秃顶的“可骇”影象还历历在目,我至今都能清楚想起电动剃刀“突――”的声音,的确心惊肉跳。那天我就像是坐在法场上等候被行刑的犯人,又无助又惶恐,看到一半头发落地的时候,想到脑袋上只剩另一半头发的惨状,我都快哭了。当时思惟还没放开,头发长到比寸头略长一些的时候我感觉特别难堪,如何打理都不顺心,还好当时我还不如何红,干脆在家里躲了一阵,等头发渐渐长返来。
拍电视剧《麻雀》的时候,我特别佩服李小冉。她能够做到眼泪说来就来,“哗哗”哭得仿佛拧开了水龙头,一条拍完了,我竟然听到她问导演:“我们再来试一条没有眼泪的,看看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