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靖年间的时候,也就是戚继光活泼的年代。”萧木还是没有忍住又解释了一句,然后持续说道,“阿谁时候倭寇最为猖獗,此中有一个叫汪直的海盗头领,为了获得朝廷的招安,从海上登岸,到大明官员的地盘上商讨招安的事情,成果被捕,最后连性命都丢了。”
“是啊,一提起‘招安’这两个字,就没有体例不想起《水浒传》。”林檎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又用猜疑的目光看着萧木,“你不会也要学《水浒传》内里卸磨杀驴的把戏吧?再说,那郑芝龙如何能够会同意朝廷的招安,他就不晓得招安了以后本身会有甚么了局?”
“熊文灿。”萧木提示道。
“他们说的确切很有事理啊。”林檎又一次地打断了萧木的话,“这类打不过人家,最后无法提出的招安,对于大明朝廷另有你这个天子来讲,确切是有些被迫的屈辱意味。”
“你要晓得这个官职对郑芝龙如许的人有多首要。”萧木持续答道,“像他如许的大海盗,做了这么多年的海上买卖,实在底子就不缺钱,郑芝龙缺的就是一个朝廷承认的官方身份。明天在内阁议事的时候我才晓得,本来在嘉靖年间,哦嘉靖就是万历天子的祖父,也就是崇祯的爷爷的爷爷。”
“好吧,以是你们群情了这么久,最后的结论是同意了阿谁福建巡抚熊……”
“这还是因为我们将来社会的人看《水浒传》的角度跟大明这个时空的人不一样。”萧木接过了林檎的题目,“我们如果郑芝龙的话,对朝廷封的官位必定没甚么兴趣,但对大明这个时空的人来讲就不一样了,对他们来讲,获得一个将军的官职,那必定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要晓得现在才只是崇祯元年,大明的官职还是很值钱的。”
“说了这么多,实在也不过是你的自我安抚罢了,这个事情归根结底,就是朝廷没不足力去剿除郑芝龙这伙海盗,最后不得已去跟他谈甚么‘共赢’的买卖。”林檎固然也承认这个别例确切有着很强的可操纵性,但她最后还是帮萧木认清了此次的“招安”的本质,“如果朝廷有钱有粮,明君在位,百官失职,年年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如果在这类环境之下,福建的海军遭到郑志龙的攻击最后全军淹没,你还会去招安这个郑芝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