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咳,”林老夫人微咳几声,“蒋嬷嬷,收起来吧!”
“母亲,请您移步寿堂,儿子给您拜寿”林国公领着一行人出去后,向林老夫人施礼后道。
“好,好!煜之不愧是咱林门嫡子,有点当年老国公的威风!”林老夫人朗声笑道。
初时,林国公想着让花匠在此栽满梨树,地上间种牡丹,因着林老夫人不喜“梨”通“离”音,后改的桃花。没想,偶然插柳,却很有一番意境。
林雅丽是林大爷的通房秋梨所出,与林雅婷同岁,两人生辰相差两个月。
蒋嬷嬷悄悄点头,这街头的活力和热烈铺面而来。二爷画得的确是栩栩如生。
林国公顿住脚步,欣喜的望了下林大爷,宗子“亲手足,孝长辈”虽不若二子资质,但更大气浑厚。
繁华郡主成年后,偶尔在宫中偶尔遇见当是时,还是世子的林国公,一眼相中,又不敢言,日渐肥胖。还是,太后身边的宫人猜出了几分,太后对于养在身边几年的繁华郡主,很有几分豪情,可林府又不是,能够随时下懿旨的人家,毕竟另有个长公主呢。可喜,一番摸索后,长公主欣然接管,成绩了这一桩姻缘。
这边厢,林雅丽莫名被嫡姐一瞪,仓猝低下头来。
“母亲喜好就好,”林国公长年习武,故而皮肤微黑,但其不浓不淡的剑眉下,双目炯炯,鼻若悬胆,似黛青远山般挺直,薄薄嘴唇偏淡,现在微微勾起,更显英姿飞扬。“这个是刘氏帮着我们佳耦选的。”林国公道。
至于三蜜斯林雅楠,跟暖暖同是三岁,到现在三岁了,话还是说得断断续续的,也就让她奶娘帮着她,作了个揖磕个头。
世人倒吸口气,真是“江南模糊碧水长,街上熙熙游人忙”!好一番江南街头繁忙的景色。
轮到林雅丽上前祝寿,她并不敢昂首,嗫嚅了两声,就站在了那边。
其间三月牡丹不能赏,但是在牡丹边上有一排桃树,树虽未几,不能成林,却也“逃之夭夭,烁烁其华”,很有番意境。有道是“萱鹤堂前临远眺,春光远困斜倚微。桃花一簇开数朵,不爱深红爱浅红。”
一楼萱厅用作拜寿,二楼三面有窗,推窗而看,左边可见水榭里蜿蜒而来的荷塘,在六月荷开后,推窗而立,闻香,赏荷,是一雅事。
蒋嬷嬷谨慎翼翼的搬走玉观音,心说,二爷不在府中,这林夫人薛氏是更加的胡涂了,老夫人寿诞,好好的说甚么妾室。林国公是男人,瞧着是偶然间说的,林夫人她还跟着夸奖,她不知老夫人最不喜妾室,这大喜的日子,林夫人提刘氏,这不添堵么。还说甚么贤惠人都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这妾室,消遣逗趣的玩意儿,要她贤惠何为?
“好,好,好!”林老夫人可贵的连道三个好字,可见她的爱好。长公主是先帝亲妹,平生不知见过多少好物,但见这玉,却也感觉可贵,一尊玉观音,玉高不过一尺,恰好合适请到佛堂供桌。玉质通透,无一丝正色,莹润温润,雕工流利精彩,宝相寂静。悄悄凝睇菩萨玉颜,能让观者感到内心平和温馨。确切一尊好玉。
婚后,倒也相敬如宾。薛氏虽贵为郡主,但在林老夫人面前自是不敢拿大,林国公又是心慕之人,天然更加经心奉侍。
两个大的,一个骄横不知礼,竟然抢在长兄前面说话,一个怯懦脆弱难登风雅之堂。真是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