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农历四月十五日是霞郎和霁姑跳泉化蝶之日。是以,人们就把这天作为“胡蝶会”期,届时,白族男女青年身着盛装,集于胡蝶泉边,唱歌跳舞,仿佛与胡蝶比美,花丛中,树荫下,美好的歌声此起彼落,一对对男女青年在倾诉衷肠,相互表达倾慕之情。这天不但白族青年游泉串会达二三万人,另有很多中外旅客,都慕名前来抚玩。
传闻1925年地动,塔顶震落,残破益重。建国后当局对三塔庇护非常正视,1978年对其停止了大范围维修。此次维修中在千寻塔基座中发明了南诏、大理期间的佛教文物600余件,此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写本佛经,此中有一尊金质观音像,重1135克,高24厘米,极其贵重。这是迄今为止发明的南诏国和大理国期间文物中最为丰富的一批,代价极高,为中外所谛视。这些发明,揭开了当代大理这个“佛国”的一道奥秘面纱。(选自《大理崇圣寺三塔》官方网站)
&ahref=http://p;gt;起点中文网欢迎泛博书友光临浏览,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浏览。&a>
三塔寺是因为这里有三座古塔而得名。从寺院来讲,实在是有两所,一所叫感通寺,另一所叫崇圣寺,这也就是三塔寺曾经叫崇圣寺的由来。《大理府志》谈到这一名胜时,曾说“南中梵刹之胜,在苍山洱水,苍洱之圣,在崇圣一寺。”三塔包含方形的十六层的千寻塔及其摆布摆列的一对八角形的十层双塔,坐西面东,成鼎足而立于两所寺院的两旁,满是用砖砌筑的密檐式塔。每一层塔的高低两层塔檐之间,每面的正当中都有一个小拱门,内里都供奉着一尊佛像。
园内还莳植有各种茶花、缅桂、杜鹃等浩繁异草奇花。置身此中有一种宁静、轻松、安静、淡然、安闲之感。
徐霞客在其纪行中记叙说:“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峡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今后月,群而观之,过蒲月乃已。”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三塔寺,是我国现存当代佛塔中外型最精彩的修建之一,它位于大理.县城西北约三里处的苍山第一峰即小岭峰下。据《南诏别史》记录,三塔寺是南诏丰佑期间自公元八二O年开端修建,到八二五年建成的。这个期间,恰是中原的盛唐期间,当时在云南西部白族和彝族建立的南诏国,在文明上曾大量接收了中原和土蕃的宗教文明,是以三塔寺具有中原现存唐朝佛塔的一些特性。
胡蝶泉公园,还修有胡蝶楼、八角亭、六角亭、望海亭、新月池。咏蝶碑等,并且种植了大量的花木。畴昔因乡村大量利用农药,花木减少,气候变异等,导致胡蝶减少;近几年生态逐步规复均衡,胡蝶集会与日俱增。1985年12月还建立了胡蝶标本馆,旅游时如未遇胡蝶会期,可去胡蝶标本馆观光,也可明白五彩缤纷,大小各别的各种胡蝶。有的胡蝶代价高贵,如虎纹斑蝶(别名虎凤蝶)一对代价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