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刘备的日常 > 1.100 取之有道

我的书架

“九锡”,周朝已见记录。《公羊传・庄公元年》:“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后有注疏:“诸侯有德,当益其地,不过百里,后有功加以九赐。”周时,天子会授予在品德操守、武功武功等诸多方面,有极大成绩的诸侯,九种特别器物,便是“九锡”。

诚如陛下所思所想:人,总有所求,或趋名逐利,或沽名钓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因而,退而求其次。

所谓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又说报酬财死,鸟为食亡。

陛下命黄门令左丰,朗读蓟王上表。

蓟王之至心,究竟如何。不得而知。现在贵为王爵,位极人臣。稍后还当重用。不成不察。

收到蓟王六百里加急上表。一眼扫过,曹节先长出一口气。稳住心神。待细细看来,又不由盗汗直冒。

王妃却已明白:“有功当取。然该取何物,又取多少,便是为臣之道。”

“蓟王……三拒九锡,真纯臣也。”陛下哆颤抖嗦,一声长叹。实在是疼啊……

一言蔽之:领受九锡,闪现野心;拒而不受,埋没野心。因而,受与不受,皆不能令陛下放心。陛下若不放心,蓟王又岂得放心。

王莽始作俑者,后被孟德父子,发扬光大。禅位前加九赐,成为逼末代帝王“禅让而篡位”之标配。后有西晋司马炎、南北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隋唐杨坚、李渊、赵匡胤……如出一辙,大同小异。此举,亦成为后代权臣称帝的根基形式。

如此庞大难寻的义理比武,差之毫厘的纤细拿捏,存亡一线的精准算计。自幼身居高位,称心恩仇的刘备,又如何能晓得。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再一言蔽之:“无野心而有所求”,方是蓟王安身立命之道。无欲无求,死也。欲壑难填,死也。

那么,蓟王何所求?

万金堂内,张让等十常侍,各个交头接耳。蓟王三拒九锡,不正应了陛下情意。为何偷看陛下神采,竟如此之狰狞。

“知我主者,唯四丞也。”娄圭佩服。

如此,虽不取陛下心头之肉,却也需陛下割肉放血。

思前想后,蓟王这便起家下拜:“得诸位大力相扶,乃备之幸也。”

三拒表书副本,已快马加鞭,传返国中。

“猜想,当无惊无险。”娄圭已想通统统:“不受九锡,另有所求。乃臣之道也。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如我主这般。”

敢问陛下,还再“加九锡”否?

“此言甚善。”陛下这便点头:“明日早朝,将蓟王表奏公之于众。且看百官之意。”

陛下以“九锡”加蓟王。乃是以王莽故事,试之。

“至于,蓟王所求,尚书令觉得如何?”稍作喘气,陛下居高低问。

君臣相知,莫逆于心。

环顾群臣,这便和颜悦色,居高低问:“当增封那边?”

“加九锡”,本是对人臣最高褒赏。如王莽、曹操、司马昭等,皆加九锡而位极人臣。然自王莽始,凡“加九锡”之人或其子,颇多篡位者。

经王妃一说,群臣纷繁觉悟。乐隐这便言道:“陛下所予,非我主所求,故不受。我主有功于社稷,理应得赏,故求之。”

经一夜舒缓,陛下肉疼稍减。

“老奴领命。”曹节叩拜。

蓟王,究竟是辅汉,还是篡汉。

蓟王有功理应得赏,亦是理所该当,受之无愧。

推荐阅读: 娇宠小蛮妻     好孕连连:总裁爹地霸道宠     撩妹兵王在都市     校草是巨星:丫头,别太拽     破晓之曙光军团     至尊剑皇1     天降超能力女儿     重生之药女俏农妻     夜少的心尖宝贝     玩转电竞:大神萌妻带回家     王爷,别乱来     轩辕神皇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