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曰,大河亦解冻,不日便可通航。
‘桑炭甚美’,‘不烟不焰’。用来炙烤,合法其用。家中来自西域的艳婢,不但精通牛炙、牛胁炙、牛乘炙、犬其胁炙、犬肝炙、豕炙、鹿炙、鸡炙等多种烧烤肉食。还会貊(mò)炙。
行商恍然大悟:本来如此。史涣乃义士。必是职责地点,不敢轻离。我与楼桑明庭乐公熟悉。不如明日,兄长随我去官舍,向乐公劈面陈情。如何?
副伏罗氏答曰,大汉以火兴。赤鹿属火。巨树乃是木精。木生火。乃是大吉之兆。
刘备曾说,平生心愿便是天下皆如楼桑。少君侯言行如一,所言非虚。
烤炉器型精彩,四个底足为熊饰,侧边正中各饰以铺首,炉边绘制纹饰,炉底还设有漏灰孔和托盘。烤炉内炭火熊熊。家中艳婢手持数枚穿好的肉签,放在炉上燔炙(fán zhì),右手摆扇驱风,非常熟络。
整整一个正腊,临乡高低皆在欢声笑语,一片喜庆中度过。想着客岁出征在外,烽火连天。现在安然高枕,刘备却经常会半夜而醒。梦中常现白雾,雾影昏黄中,有赤鹿奔逐。待他去追,却乘风飞起,遥遥落地后,化为参天巨树。形如门前五丈桑。
时下,烧烤成风。
《后汉书·礼节志》中曾描画汉宫中行傩典礼:选出黄门子第十至十二岁少年,共一百二十报酬逐鬼孺子。皆戴大红头帻,穿皂青衣,手持大兆鼓,另有为首一人,扮演驱邪之神方相氏。方相氏为主舞者,头戴面具,身披熊皮,手持戈冲突牌,率十二扮成鬼怪之人,与一百二十孺子呼喊跳舞,伐鼓而行。意味邪魔的怪兽四散逃奔。盛况空前。
烤肉金黄流油,香气扑鼻。
围猎乃是贵爵之乐。
“貊炙,全部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貊,并非之古书上记录的一种野兽。而是指先秦时的北方外族。貊字古多作“貉”,常常与“胡”连称:“胡貊”。泛指北方外族。《山海经》有貊国,近燕。《周礼》有“九貉”。足见其族类多而杂。
几位大儒更是感同身受。
这便登临中庭角楼,与副伏罗氏相见。将梦中景象说与她听。
“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便是说此。
《民风通》:“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或者腊接也,新故交接,狎猎大祭以报功也。”
正腊除了围猎祭祖,还要停止驱疫行傩(nuó)典礼。
路遇慌不择路的走兽,便一箭射死。刘备弓术承自三叔和黄忠。百发百中,无有失手。
围猎,谓四周合围而猎。又称打猎。
刘备曾说将以鹿为帜。既如此,家中老桑,亦当绣在旗上。
贵爵一日四餐,权贵一日三餐。齐民一日两餐。普通人家,少有肉食。“食蔬粝荤茹,膢腊而后见肉”。遇灾荒更是“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