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放后,我靠农学知识带娃基建 > 第99章 豆油扬名
至于为何不用饭,想来是吃不下饭了。
阁房传来强忍着的哭声,林掌柜的听得表情悲悸,而后便见几位穿着面子的女子垂泪出来,该当是同知家中女眷。
这同知在本地也是高门大户,家中几个后辈都是驰名的长进,还在外埠谋得了官职,乃是蒸蒸日上,他们一介外埠商户,那里值得如此礼遇。
如果他有幸能活到祖母这个年龄,想来也是想支撑着佝偻的身子,再见一面曾经的朋友,记念故交。
背面林掌柜不便再看,便在耳室等待,里间另有几位胡子斑白的大夫候着。
每次各地出甚么新奇事物,他有机遇就会带一些去别的地区,因着常去的处所都有熟悉的客人,也不愁卖不掉。
儿媳,孙媳都劝过数次,因着老母不肯用饭,同知还被知府提点了。
原觉得祖母老友该当同他们家世相称,谁知他们竟入了同知大人官邸。
呜呜呜——
一碗用了少量油烹制的丝瓜豆京彩花汤,竟让白叟一滴不剩喝完了。
最紧急的,还是老母不肯用饭,身材日渐衰弱,真让一府人急了。
“十多年未见了,常日里也不联络,不知怎的,收到了来信,是连饭都吃不下了。”母亲皱眉解释,说不太清楚,“都这么久未通手札,想来他们家也不想同我们商贾人家沾上干系。”
严县令忧愁豆油销路,他娘子见知府大人也如此正视,便亲身写了手札给父母帮手,才是以搭上了林掌柜这条线。
她这身子已经油尽灯枯,不过好歹死前见到了顾虑已久的姐妹,也不是饿着肚子去的。
同知儿媳素手撩起珠帘,不忘解释,“祖母虽从不提起阿婆,但从未将幼时您送的玉镯取下,想来是日日念着您的。”
苏溱那里晓得,林掌柜家中世代都是靠来往各地发卖特产赚取差价,养家糊口。
家中事件繁忙,他们如何放心让一个八十白叟出门颠簸。
“祖母,您消消气,孙儿也未说不带您畴昔,您给孙儿两日时候筹办。”
“快快带我去。”祖母已急得带了哭腔,一入了阁房就扑到床榻上,捶打床上的白叟,“你这个丫头,如何一向不让我放心,到老了,还要折腾我——”
母亲都不肯用饭了,做儿子不脱去官服,亲身奉养老母,还来上衙做甚么。
同知家中念着白叟与祖母交谊,得知豆油是他从南省出去的货色,便高价将油都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