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他遇见的任何事,他都记在内心。等有空便写在纸上,奉告宣惠。即便宣惠远在金陵,只要他不时候刻念着,就如她在身畔普通。
到了四月中旬,梁瓒主持的第一次科考就放了榜,共录了进士三十九人,薛元翰与孟庭芳的哥哥皆榜上驰名。
梁瓒笑道:“拳头够硬,打得下来天下,天然能够继嗣父皇。”
“那嫂嫂呢?她凡是名声不好一些,背面阿谁就立着脚尖等着呢!”
刚跑进屋门,宣惠就飞奔到书案旁,找了裁刀出来,谨慎翼翼地把信拆开,满心欢乐地看了起来。
梁瓒又对薛元翰说:“本也该给你寻个府县历练历练,只是我身边缺个长史,任谁都不如你叫我放心。虽说是王府的官职,等今后回了都城,放你出来做两任封疆大吏。你既有功名又有外任的经历,到时候入阁拜相便没人再敢说甚么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扬州
薛元翰这才对劲地放下茶盅,笑道:“王爷固然面上看着刻薄,对待你们这类官吏却最是不耐烦。头回警告,再犯却没有二回了,记着了?”
薛元翰听到钱昌胤,便想起来西柳湖边那张泪光莹莹的脸。此次去也许还能见到她,只是,相见又该说些甚么?
薛元翰带着人找了堆栈住下,第二日一早便去了扬州府衙。知府见他到来,非常热忱,只差倒履相迎。
梁瓒道:“已经是进士老爷了,但是还要叫你阿元么?”
梁瓒没好气地说道:“她既然说没病就不要理睬了,偏你嫂嫂是个实心眼!”
薛元翰笑着喝了口茶,淡淡地说道:“说完了酷,我们再来讲说这贪的事情……”
“另有钱昌胤,一向与扬州知府不对于。此次你去他家坐坐,从王府带些犒赏畴昔,敲山震震阿谁不知天高地厚的知府!”
薛元翰看了他一眼,笑道:“我虽未见过扬州府如何,可你这知府再难做,也难不过京兆尹吧?小小一个州府就把你难堪成如许,看来还是放你去做上面的县令更合适些……”
薛元翰点了点头,梁瓒笑道:“你也该明白,今时与昔日分歧。以往长史尽管王府之事,而现在我们的大事都在王府讯断,莫要感觉本身身上的担子轻了。”
知府忙跪下叩首,口中叫道:“记着了!下官记着了!”
扬州因有运河之便,数百年前就是江南的经济重镇。淮北盐场的盐有人私贩出来,便通过扬州发往湖广、九江等地,一趟得方便不命令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