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个熊的,成不成绩看这一回了!一见李绩挥动了令旗,李贞的表情蓦地间颠簸了起来:多少年了,习武吃了那么多的苦头,咱图个啥?不就是为了能上回疆场吗?头前年级小,眼瞅着交战不竭也只无能瞪眼,口水都流了一地,这回总算是逮着了机遇,再不抓住更待何时?来罢!李贞深吸了口气,安定了下心神,一夹马腹,斜刺里望着靶子地点的方向疾走而去。
李绩,原姓徐,名世绩,字懋功,亦作茂公,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成单名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十七岁便投入瓦岗寨,与秦琼、程知节等人都是一个锅里捞饭吃的火伴,彼其间过从甚密,没少在暗里里见地过李贞的技艺,对于李贞的本领如何,贰内心头天然是稀有的,即便如此,此时见李贞马如龙、人似虎的英姿,李绩还是不由自主地暗自喝采不迭,饶有兴趣地看了李贞好一阵子,这才挥动了令旗,表示李贞能够上场演示箭技了。
“禀李帅,末将已筹办伏贴,请大帅令。”李贞纵马来到点将台之下,双手持枪,对着高台之上的李绩大声禀报导。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本来就身材高大矗立的李贞一旦换上了身银盔银甲的明光铠,再加上座下一匹通体乌黑的高大战马,手中一杆重达六十四斤的精钢所制之亮银枪,还未上场呢,光是这么一表态便博得了满场的喝采声。
李贞生性沉稳,打小了起就不喜多言,可办起差使来倒是坚固得很,也向来不求任何的回报,这一条甚得李世民的欢心,这当口上冷不丁地提出了要上场比试的要求,实在令李世民不好开口回绝的,沉默了半晌以后,李世民挥了动手,笑着道:“朕准了,换衣去罢。”
李贞会武,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儿,可满大唐见地过李贞技艺的却没几个,反倒是关于李贞之技艺的传说却有着十数个分歧的版本,有说李贞技艺冠绝天下的,也有说李贞不过是浪得浮名罢了的,纷繁纭纭,但却从不见李贞出面分辩或是展露一下技艺,即便是李世民也没亲目睹过李贞发挥技艺,无他,昔日里,不管是马球赛还是田猎,李贞老是充当看客,还是最温馨的那种,除了面带浅笑外,连话都很少说,当然,李贞技艺有多高李世民气里头还是多少有个数的――一代战将秦琼临终前就曾给李世民留下遗言:越王大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箭行极,如同流星划破天涯般带着激烈的吼怒声飞向了镖靶,一支羽箭正脱靶心之余,愣是将靶心射了个对穿,两尺余长的羽箭,仅余一半箭杆在外,二支羽箭紧挨着一支羽箭的边上射入了靶心,整支箭除了箭尾外,全箭均已穿过了靶心,接踵而来的三支箭更是夸大,正中红心不说,硬生生地将靶心轰出了一个大洞,而余势不止,又飞翔了数十步才斜斜地扎在地上。
如果昔日,李世民倒是很想看看李贞的技艺究竟高到何种程度的,可现现在是提拔出征雄师前锋官的时候,在这个节骨眼上李贞提出要一展技艺,李世民却不得未几想一些了,倒不是担忧李贞技艺不可,丢了天家的脸面,甚或也不是担忧李贞背后里拆台,而是担忧兵危凶恶,李贞如果真儿个地挂印出征,万一有个闪失,那乐子可就大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