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棒,蟠龙拐,虚空一片云叆叆。本来国丈是妖精,故将怪女称娇色。国主贪欢病染身,妖邪要把儿童宰。相逢大圣显神通,捉怪救人将难明。铁棒当头实在凶,拐棍迎来堪喝采。杀得那满天雾气暗城池,城里人家都失容。文武多官灵魂飞,嫔妃绣女容颜改。唬得那比丘昏主乱身藏,战战兢兢没布摆。棒起如同虎出山,拐轮却似龙离海。今番大闹比丘城,致令邪正分明白。
唐僧来了,猴儿便迎着面把师父的泥脸子抓下,吹口仙气,叫,“正!”那唐僧立即复了原身,精力愈觉利落。
大圣行者笑道,“老孙自有法力,现在先将鹅笼小儿摄离此城,教他明日无物取心。处所官天然奏表,那昏君必有旨意,或与国丈筹议,或者另行选报。当时节,借此举奏,决不致罪坐于我也。”
这里看不懂,老吴这个说法必定有玄机的,或许是玄门的一种神通?不管了,这个并不太首要。
一看就明白了,老吴是如何损佛家的,一个是“假僧”,按说应当写“假唐僧”,为甚么用“假僧”这个词,无语了,只能嘿嘿笑了;一个是写了“假僧”有一大堆不良之心啊。
悟空八戒大战妖怪,这时,南极白叟星也就是寿星就来了,抓住妖怪,说是本身的坐骑下凡,求大圣给个面子,放了罢。
师徒四众瞥见家家门口一个鹅笼,本来内里坐的都是小孩儿!不由得疑思不定却到了金亭馆驿。沙僧的话较着也多了些,“恰是,恰是,快出来耶。”
驿丞出来驱逐,说是须待明日早朝,才气倒换官文,今晚且于敝衙门宽住一宵。唐僧就问那蹊跷之事,驿丞道,“此国原是比丘国,改作小子城。三年前,有一老道携一年方一十六岁描述娇俊貌若观音的小女子,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迩来把三宫娘娘,六院妃子,全无正眼相觑,不分日夜,贪欢不已。现在弄得精力瘦倦,身材尫羸,饮食少进,命在斯须。那进女子的道人,受我主诰封,称为国丈。国丈有外洋秘方,俱已完整。但只是药引子短长,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这些鹅笼里的小儿,俱是选就的养在内里。人家父母,惊骇国法,俱不敢哭泣,遂传播谎言,叫做小儿城。此非无道而何?长老明早到朝,只去倒换关文,不得言及此事。”
那寿星老儿手摸着鹿头骂道,“好孽畜啊!你如何背主逃去,在此成精!若不是我来,孙大圣定打死你了。”行者跳出来道,“老弟说甚么?”寿星道,“我嘱鹿哩,我嘱鹿哩!”
还返来看书,唐僧一看,那只好先走了,猴儿却留下来听听国丈说甚么。
悟空从速归去报信,唐僧一听,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灰尘,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
那妖精一看不是猴儿的敌手,便跑了,临走前,将进贡的妖后带出宫门。
地盘叩首道,“望大圣恕罪。比丘王亦我地之主也,小神该当鉴察,何如妖精力威法大,如我泄漏他事,就来凌辱,故此未获。大圣今来,只去那南岸九叉头一颗杨树根下,左转三转,右转三转,用两手齐扑树上,连叫三声开门,即现清华洞府。”
大师都问寿星事情的究竟,寿星笑道,“前者,东华帝君过我荒山,我留坐着棋,一局未终,这孽畜走了。及客去寻他不见,我因屈指询算,知他走在此处,特来寻他,正遇着孙大圣施威。若果来迟,此畜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