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现在,跟在刘知远身侧,杨邠、苏逢吉、王章、郭威等人,也都是心潮彭湃。他们胜利了,今后以后全都是建国功臣,个个能够留名史册。他们不再是被人呼来斥去的管账小吏杨某,落魄墨客苏某,衙门孔目王某,大头兵郭家雀儿,相反,今后有人提起他们当年的寒微,脸上不但不会再有甚么轻贱之色,只会高高地挑起大拇指,感慨一句,“豪杰莫问出身!”
而他的小儿子李从益,现在又是多么的窝囊?当初被萧翰逼着即位做傀儡也就罢了,他手头无兵无将,胳膊拧不过大腿。可萧翰清楚早已经跑路了,汴梁城内只留下了四千杂兵和一名都统监督他在朝。他竟然还是连挣扎都不敢挣扎,持续任凭着一个小小的契丹都统骑在本身头上发号施令,当孙子当得不亦乐乎!
汉高祖是靠撕毁合约,偷袭了项羽。唐高祖本来是大隋的臣子,起兵时又勾搭过突厥。唯独他,靠得是摈除契丹,救百姓百姓于水火之大功。即便千载以后,修史者写到此节,也得停下笔来,清脆地说一声佩服!
刘知远见此,也不过分逼迫。摆手号令史弘肇停止攻城,全军将士在间隔城墙五十步以外布阵等候。约莫等了半刻钟后,大宁宫的正门“霹雷隆”地被寺人们从内部翻开。傀儡天子李从益,本身反捆了手臂,将还没如何用过的一干印信挂在脖子上,带着十几名妃子,跪地恭迎。
“陛下万岁,万岁,千万岁!”
第一章 问道 (三)
前后两代人比较,其间落差已经完整不能以“犬子虎父”四个字来描述。的确就是老虎窝里养出来一头肥猪!
汴梁城内,宁死也要给契丹人当鹰犬的败类,本来就未几。在汉军强大的兵威面前,更没人至心情愿替早已“转进”到栾城的耶律德光“死节”。是以,君臣世人,在沿途中底子没有碰到任何突发伤害,一起顺顺铛铛地就走到了大宁宫前。
“陛下万岁,万岁,千万岁!”
不管是郭威和史弘肇两人麾下的汉军精锐,还是临阵“举义”的梁军兵卒,都主动让开一条门路,望着金黄色大纛下的阿谁身影,满脸崇拜。
“你也配做明宗陛下之子?”见李从益趴在地上,屁股朝天的模样,刘知远刹时就想起了当年本身的老下属李嗣源。
当年,唐明宗李嗣源是多么的威武?带领五百猛士打遍天下无敌手。战潞城,战衮州,战汴梁。活捉过燕王刘守光,吓跑过百战老将葛从周。灭梁之战,更是作为前锋一起攻城拔寨,最后把个后梁天子朱友贞吓得不敢迎战,硬生生躲在皇宫里抹脖子他杀了账。
作为当年石敬瑭麾下的亲信大将,刘知远对这统统的确历历在目。没人提起来,他还感觉胸闷气短,现在听李从益俄然又提起了十四年前的旧账,顿时面前就是一阵阵发黑。猛地将佩刀从腰间拔出,指着后者的鼻子怒喝:“放屁!十四年前你年纪小,甚么事情都没法本身做主。可你本年已经十八,如何能够还跟三岁娃娃一样,为了活命就豁出去统统?!你给契丹人当傀儡也就罢了,老夫不怪你。可好歹也该重修大唐,而不是甚么狗屁大梁!那大梁国朱氏父子,跟你们李家乃是世仇,你莫非就不清楚。莫非你连李都不想姓了,反要改姓了朱,做那朱温的孝子贤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