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儿,你睁大眼睛看看,到底本殿是在那里呢?”
“这么说来,我的灵蚕丝绢不见了。”半饷,才闻声他的总结,盖棺定论。
某个昏昏欲睡的午后,我半合着视线,正想要找周公抱怨抱怨圣姑的专断专行,恍忽间,我瞥见一个女子的背影,该如何描述呢?“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曹植那首《洛神赋》不知怎得就跳入了我一片空缺的脑筋,彼时,我正拿着一出戏折子啃得津津有味,曹植,甄宓和曹丕这三角恋看得我直呼出色。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我这类过目便忘的影象竟然在这一刻不知为甚么发作出了强大的力量,连这么拗口生涩的词都会一字不落地背出来。
我一个激灵,灵蚕丝绢,估计早已成了圣姑烤火盆中的碳了,对着他那张似笑非笑的脸,我只能搜肠刮肚地转移话题。
“本殿不是叫你好生把守灵蚕丝绢吗?如何跑到你们圣姑手里了?”他很活力,我能听得出他的声音中饱含着火药味。“你晓得灵蚕丝绢有多么贵重吗?”
“小妖,你把本殿的灵蚕丝绢放哪儿了?”他不疾不徐地呷了一口茶。
我叹了口气,认命地抄镌这仙规。不利的时候,连喝凉水都塞牙。殊不知,本来那晚圣姑也在百鸟殿,她看着那块丝绢,俏脸一寒,“掬水,这帕子是哪儿来的。”
我非常记念人间的尘凡气味,记念夜晚的铁树银花。只可惜,环绕在我身边都是些参杂了尘凡味的仙气,弄得我浑身不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