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纱帘,粉饰住了外间尘嚣,男人在帘后操琴,面庞昏黄看不逼真,倒是满室的册本让人瞠目。
上山的路并不悠远,站在山下透过枯枝便能模糊瞧见黄墙高寺。不过,这如果搁在草长莺飞的七月,富强的枝叶粉饰住视野,恐怕也就只能瞥见面前的台阶了。
林隐寺就坐落在乌苏城外五里处,常日里香火鼎盛,香客来往频繁,与兖州的金龙寺,荆台的巫山寺并立为大宇国三大皇家寺庙。
温仪本年十五,遵循大宇国的民风,女子十五岁及笄以后便可婚假。但论家世,放眼京华,还没有几个天孙公子可与之婚配。定远侯之女,皇后的亲侄女,娘舅又是当朝左相,如此皇天贵胄,今后嫁给东宫太子母范天下怕也是当得的。
再瞧瞧温家,家世确切比人略胜一筹,只是子孙却拿不下台面。温仪娇纵,仿佛一副蜜斯脾气,全没有大师闺秀的气质和度量;和煦,实足的风骚贵公子,才学非论,小小年纪,惹下的风骚债倒是很多。
“你的琴声真好听。”
琴音戛但是止,沉醉在此中的温玉惊得身形一颤,清冽冷酷的嗓音令她一时手足无措。
和尚抬手打断了温仪的话:“既然女施主已然了然,就不需贫僧再多说甚么了,有些事若太固执一定是好,不如放下。”
耳边忽地想起“嗖嗖”声,再睁眼,温仪已经在求签了。摇摆了几下卦筒,一根竹签便掉在了地上。具名,壹拾柒。
男人的嗓音煞是清醇,不似顾辰暄般温厚,也不似温泰兴般冷冽,只觉冷酷中带着疏离,听在耳中却又不觉半分决计和刺耳。
“我……我路过。”
男人用心操琴,并未作答,直到一曲结束,温玉正在回味之际,忽听他低低地一声轻哼,算是允了。
温玉讶然地张了张嘴,只觉万分荣幸,再想说话,只模糊瞅见男人已转过身。她灵巧地闭了嘴,兀自捧着书捡了个处所坐下,直到寺里的钟声再次敲响,才惊觉时候不早,仓促道了声谢,便从速去寻人了。
顾秋月本来觉得桑云清死了,本身就再没有威胁了,却没想到她作为母亲生命的持续,荣幸的活了下来。忍辱负重也好,轻易偷生也罢,她是顾秋月的威胁。过了这么多年,或许没有人在乎这个传说了,但是顾秋月记得,并且坚信不疑。
进到寺里才知甚么叫做香火鼎盛,并不是甚么特别的日子,一眼望去竟满是人。
行了几步,终究到了林隐寺的正殿,正劈面的便是三佛的金身,严肃鹄立傲视着芸芸众生。殿内倒是比内里平静很多,多数人叩拜完了便急于去找大师解签,比起殿外的喧闹,倒显得尤其寂静厉穆。
登上百余级的石阶,入眼的便是一尊青铜香炉,炉内残香星星点点,白烟袅袅,氛围中都异化着檀香淡淡的味道。绕过炉鼎则是个回形的石壁,刻着佛家梵语“阿弥陀佛”四个大字。偶有几个香客参拜完从寺里走出,手中拿着方才求的签文,一脸高兴,有说有笑的往山下去了。
从大雄宝殿出来,温仪平增了几分火气,不让温玉跟着,温玉倒图个安闲。沿着巷子今后走,香客更加希少,却唯独没有发明顾辰暄的身影,这会子工夫也不知去了那里。
温仪转头望着那两个女子欣然若思,其实在她内心,并不想做甚么太子妃,她独一想嫁的只要顾辰暄一人,但是顾秋月不准,她的皇后姑姑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