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行了三四里路,山路便窄了很多,门路两旁多是些松竹常青植被,且高大富强不见天日,一时候一股沉寂清幽之感劈面而来。柳逸玄见此处风景优美。便跳上马来步行上山,见两旁翠竹千竿葱葱茏郁,又有泉水自竹林间流淌而出,不由叹道:“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公然是人间圣境!”
柳逸玄又问道:“那小师父可知贵寺里是否住着一名姓张的先生?那张先生善于笔墨丹青,原是个贬谪外放的翰林。”
一名长相富态的白胖和尚笑嘻嘻地说道:“咳,公子找人也好,进香也罢,既然进了庙门,就是与我佛门有缘,来来来,快到大殿参拜一番!”说着就拉扯着柳逸玄来到正殿门前。
诗曰:
“好一座千年古刹!”柳逸玄不由慨叹了一声,这声慨叹倒让看门的两个小僧闻声,那看门的和尚卖力每日在门前欢迎过往香客,只是比来几月买卖冷酷,每日进山的香客少了大半,柳逸玄这个点就来到寺中,算是鹿门寺明天的头一笔买卖,那两个和尚赶紧笑嘻嘻地过来迎候。
绕过这片竹林,便到了一片宽广的地带,柳逸玄昂首来看,公然见到一座高大气度的庙门鲜明在目,那庙门黄色围墙,青色砖瓦,飞檐斗拱,朱漆金钉,门前的匾额上还写着“鹿门禅寺”四个大字。
鸟过惊石磬,日出碍金身。何计生烦恼,虚空是四邻。
鹿门山上寺,高耸尽无尘。到此修行者,应非取次人。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柳逸玄自从得知张择端在鹿门寺借居的动静后,心中非常镇静,他本想昨日便出城来这鹿门寺寻访,谁知被范夫人劝住,说“鹿门寺在城外十五里处,来回就要半日,本日已过中午,还是明日再去吧。”柳逸玄听了母亲的话,本日一早便解缆出城。灵儿传闻柳逸玄要到城外玩耍,嚷着要一同前去,柳逸玄担忧她一个女孩儿家跟着不便利,且荒郊田野多少有些不平安,便好言劝说了她一回,让她在家等待动静,只带了小厮升官跟着。
“姓张的先生?”那小和尚摸了摸光滑的脑袋细心想了一下,俄然言道:“噢,倒有这么一名老先生,那老先生爱好游山玩水,是借居在我们寺里的香客,不知公子是他甚么人啊?”
那小和尚指了指前面的山路说道:“只沿着此路向前,不到半里便可瞥见敝寺的庙门,实不相瞒,小僧恰是这鹿门寺里的和尚。”
一名年纪最大的小和尚听到有人在唤他们,便放动手里活走过来答话,那小和尚穿戴一件青色僧衣,腿上绑着红色系带,面庞白净。端倪清秀,看起来十四五岁的模样。只到了柳逸玄面前双手合十,深施一礼。道了一声“阿弥陀佛”,问道:“敢问施首要向小僧探听何事?”
柳逸玄一听那张择端公然住在这鹿门寺里,一时欣喜不已,便仓猝回身往鹿门寺的庙门赶去,但走了两步又想起还没答复小和尚的题目,便回身道:“小师父,感谢你了!我啊,是他的一个老朋友,一个从未会面的老朋友!”说罢回身而去。
拜罢起家,柳逸玄对升官言道:“升官,拿十两银子出来,放到那功德柜上。”升官天然明白企图,只将银子取出递与那两位和尚,那位白胖和尚见香客已慷慨解囊,便道了一声“善哉善哉”,持续陪着柳逸玄主仆在这寺中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