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沉默很久,叹了口气道:“局势混乱到明天,都是朕的任务,朕必须下罪己诏,向天下人认错!”
哥舒曜的军队节制着河南府和汝州、郑州、怀州和陕州,刘洽的军队则节制着宋州、汴州、滑州、曹州。
李晟就是当年的甘云,他分开崆峒山最早,在郭宋刚上山时便分开,迄今已经二十年了,光阴沧桑在他脸上留下了深切的陈迹,旧事的回想也垂垂被风沙埋葬,或许是在一起的时候太短,他和郭宋只要师兄弟的名份,却没有师兄弟的豪情。
李适又下诏,令河西节度使郭宋率河西军入蜀勤王,令朔方节度使崔宽和陇右节度使李晟也一样率军入成都勤王。
李适也只是说说罢了,他现在确切也感觉还不是下罪己诏的时候,现在把乱局一一停歇,然后再向天下人认错。
短短数天内,四支勤王军队在关中最后只剩下了河西节度使郭宋率领的数千马队。
这时,长安的重臣权贵们也陆连续续逃到了成都,李适任命大学士姜公辅为左相,卢杞持续出任右相,朝廷又开端重新运转起来,不过卢杞在朝中的反对声音太大,他这个右相也不会悠长了。
朔方节度使崔宽同时接到了长安文天子李仅和天子李适的圣旨,李仅封他为平凉郡王,开府仪同三司,校检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持续出任朔方节度使,并承诺朔方军费皆由朝廷承担,而李适的圣旨却很简朴,令他立即率军去巴蜀,放弃朔方。
这并不是李适临时决定,而是众臣们几次会商的成果,现在朝廷底子没法接受两线作战,只能面对实际,承认各藩镇的既得好处,把东部的局面稳定下来,然后集合精力应对长安兵变。
李晟大喜,立即喝令道:“全军解缆,去洛南县城!”
李晟的军队在霸占蒲津关后便一起向长安进发,但他们也遭碰到了粮草不敷的窘境,闻名大粮仓广通仓有朱泚的五万军队谨防死守,固然那边有几百万石粮食,但李晟军队却没法获得,在两次打击广通仓得胜后,李晟的军队又转战渭河以南。
卢杞赶紧道:“我们只是临时承认,但将来气力规复,再一个个清算他们。”
“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办?”
李适又下诏,封李怀光为汉中节度使,令他率军退守汉中,任命马遂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令他率军退守襄阳,又令两浙察看使韩滉敏捷押送江南税赋和盐税通太长江水运前去成都。
李适已经退到成都了,成都府在安史之乱后便被定为南都,玄宗天子在这里出亡多年,并在这里修建了大型行宫。
成都的繁华富庶以及宫廷的温馨糊口,终究让李适长长松了口气,但他箭伤未愈,大部分时候都在养病。
中间姜公辅劝道:“现在士气可鼓不成衰,一旦陛下下罪己诏,会严峻影响士气,等光复长安和太原后,再下罪己诏也不迟。”
这实际上是把陇右、河西和朔方三地让给了朱泚,李适现在急需集结军队,起码要有二十万雄师,他才有光复长安的底气。
李晟的勤王军队去了巴蜀,李怀光的军队在行至同州时获得太子李诵在太原即位的动静,他立即调头返回太原,元玄虎给他承诺,将封他汾阳郡王、大将军,李怀光现在才明白是如何回事,实在就是要他尽忠太原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