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心扶了崔嬷嬷起来,接过锦盒,翻开细看。里头是一支金累丝嵌百宝的胡蝶簪,掂在手里很有些分量,只是年初有些久了,那金子少了几分光彩。
杜明心摇了点头,拿起白瓷柄的火钳往炭盆里夹了一块炭,说道:“故乡难离,加上现在并未传出陈元泰要出兵中原的动静,以是父亲该当没有出去避兵祸的设法。”
饭后,两人去了书房喝茶。
杜明心心念微动,没想到沈家与陈家另有如许的渊源。她手里把玩着簪子,浅笑着听崔嬷嬷干脆。
“今后……”崔嬷嬷叹了口气,悲伤地说道,“若太太的嫁奁在您手里,就是您一辈子不嫁人,也是过得舒舒畅服的。可现现在,奴婢手里只剩这支簪子和太太的嫁奁册子了……”
说到悲伤处,崔嬷嬷又痛哭起来:“当初太过分世,老太爷撵了老爷返来读书,太太正屋里的东西都叫刘姨娘伙着姑太太扫了个精光……要不是太太临走前特特拿了这个簪子叫我收着,您及笄就连个像样的簪子都没有了哇……”
江先生看着杜明心伎俩纯熟地为本身烹茶,面上不由微微一笑。面前的少女比两年前刚来时,已经长开了很多。固然跟本身没有亲缘干系,江先生还是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高傲。
“前些天都城里大老爷来了封信,不晓得说了些甚么,倒叫刘姨娘跟老爷关着门吵了一架。”崔嬷嬷清算了表情,不肯再给杜明心添堵了,提及来比来杜府产生的事情。
她顿了一下,又笑道:“不知先生听没听到现在街头小儿常唱的一支儿歌?”
“女人,”崔嬷嬷含着眼泪颤声说道,“老奴无能,孤负了太太的嘱托,叫女人委委曲屈地过了这么些年……这里头是当年太太及笄时,您外祖父托了宫里银作局的人专门打的一支簪子。您要及笄了,老奴偷偷给您带出来,到时候好叫江先生给您戴上……”
就算晋王希冀不上,如果寒舍脸面来求,乌有先生和江先生这两下里,当能有个情愿脱手相救的。
江先生浅笑地看着她,对她的喜好更多了几分。杜明心聪明、豁达,待人办事有种超出春秋的安闲,而现在又多了几分临危不惧,真叫她欣喜。仿佛一块送到她手里的毛石,被本身剖开辟现是块翡翠,越往里剖翠色越好。
关于母亲,中间隔了十几年的风景,杜明心对她的印象已经有些恍惚了。母亲嫁奁的场面,她曾听崔嬷嬷念叨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田庄,金珠玉器古玩书画无算。宿世或许另有些不平,此生却早已看开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过分执念又怎能过得好日子?
“……只怕当日沈家老太爷、老太太、太太都想不到,到现在杜家竟是连个及笄礼都不给您预备……”崔嬷嬷说到此处,悲伤难耐,取出帕子便痛哭起来。
“眼下好虽好,可您今后呢?”崔嬷嬷擦了把眼泪,红肿着眼睛问道。
不是她心太宽,而是她明白,一年多今后江山就要改朝换代,只要她能躲过上京路上的那碗毒药,顺利达到都城,总有机遇去寻阿谁晋王。少年期间的情分,总也能值个几两重吧?
“西北王,紫气长。长安庆,落夕阳。”杜明心念完,笑了一下,接着说道,“浅近易懂,不过陈元泰的心机也是昭然若揭。我猜他不会如同五十年前的钱谧普通,只愿盘据江南,裂土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