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凡是用药剂量不宜过大,更不该耐久持续用药。病愈则去药;慢性病或防备保健宜间断用药,普通1~2天换药一次,需用药3次以上者,每两次用药之间要间歇3~7小时,每个疗程可歇息3~5天。
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中国药典》
黄芪:补气升阳,用于气虚乏力。――《中国药典》
(2)脐疗验方中有一些有毒、峻烈的药物,如巴豆、甘遂等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利用。
5 给药路子
学技术、涨知识,做奇迹,国奇(脐疗)助你圆医学之梦,带你走向胜利之路!(徽号:369090170)
(4)储存便利 随用随取
服从
不老草:主男人五劳七伤,补腰肾。――《开宝本草》
这是首要的透入路子,通过角质层细胞和细胞间隙透入皮肤。
脐疗每次用量很小,普通2―4贴便可见效,常见病、多病发的患者,可免除病院登记救治,省钱省时。
美容方面:促进脸部血液循环,能改良脸部惨白、暗哑的征象,防备和淡化因循环不畅引发的色斑、暗黄等皮肤题目。
(5)辩证用药方能进步疗效。
春秋、战国期间《五十二病方》,这本书中即有肚脐填药之记录,汉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也记录了脐疗法。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唐朝孙思邈的《令媛要方》、王寿的《外台机密》、宋朝《承平圣惠方》、明朝龚廷贤的《万病回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均有记录,至吴尚先的《实际骈文》描述当时医治黄疸的体例,是把百部的根,放在脐上,用酒和糯米饭盖之,至口中有酒气为度;又用干姜、白芥子敷脐,以口辣去之。由此可知,由脐所入的酒,及辛辣之气味皆可藉由皮肤接收,而循经口中。
(1)脐疗前细心扣问患者病史,有皮肤过敏者,不宜采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