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点头,提示道:“要稳妥行事,不要过于操切。那些宫女们也多数是耳闻,不免有弊端和夸大,你们要谨慎查探,不要形成冤案。巡按御史的人选也要谨慎,要派些有本事,通事件,有正气的,不然就算派下去了,也不会有甚么用处。”
而站在一旁的孙四福也是眉头舒展,他也没有收到这方面的动静呀,这但是严峻渎职。
“他是聪明人,明白没有了大陆这个支点,他不管如何都悠长不了。”李岩轻松的说着。
不过郑芝龙还是低估了大梁的信息通报速率,也高估了他在福建的权威。
他现在表情不错,郑芝龙这一投降,两广贵州就没有甚么阻力了,接下来就是清算躲在四川云南的大西残存了。并且五娘又有身了,这也让贰表情愉悦。毕竟只要一个儿子,毕竟不保险,万一有个闪失,就像宗子元斌一样短命了,那好不轻易安宁下来的天下,说不定又要乱了。
吴三桂、高第、白广恩他们早就想向大梁投诚了,但是李岩感觉机会还不到,就让他们先持续与清国虚与委蛇,以是清国方面的动静,从吴三桂等人那边也能获得很多有效的谍报。
不过现在有没有西洋船匠已经不首要了,有了荷兰人被俘的战舰,中国船匠有了参照物,天然能够造出西洋战舰。不过这需求时候,不但战舰的构造需求摸索,还要等候合用的大木料。
李仲也不再说郑芝龙的事,而是提及了蒙古方面的担忧:“据李牟奏报,马队同商队进入蒙古已经一个月,但是没有见到一个清军。即便是与清国干系密切的科尔沁部,此次也没有表示出甚么敌意。是不是有些奇特呀?”
李仲道:“还是一个多月前的动静,只说清国的议政大臣还在参议。看来清国对吴三桂他们的防备已经很深了。”
“对了,西蒙古也要重视,来岁也要往西北派些商队。西北的长城太残破,构筑太破钞精力,还是要主动防备才好。”李岩又提出了唆使。固然西蒙古方面一向比较安稳,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
李仲也笑了起来,点头道:“嗯,是这个事理。”以后又提出了一个新题目:“另有一个题目,我们火炮锻造用铜量太大,几处矿山的产量有些跟不上了,是不是从市场上买一些?大户人家手里可有很多铜钱和铜器的。”
李岩倒是提示:“巡按御史还是要常派才好,那些官员没人敲打着,顿时就会旧态复萌。另有各地的官绅人家,也要有只眼睛盯着,那些做惯了逼迫良善活动的人,没有血的经验是不会老诚恳实过日子的。”
“吴三桂那边也没有动静?”李岩还是轻松的问。
李岩想了一会儿,才反对:“还是让矿山增加产量吧,如果官方铜价上涨,官方又要开端囤积铜钱了,有碍民生。不过增加矿山产量,也不要逼着矿工们冒死干,要恰当进步一些报酬,设置嘉奖体例,让矿工们本身心甘甘心的尽力干活才好。要不然的话,朝廷得不到矿产,工人们也没有了生存,两下都不得好。”
也就是郑芝龙派出信使五天时候以后,开封的李岩就收到了郑芝龙情愿投降的动静。他没有华侈一点时候,第一时候就受权黄得胜全权措置郑芝龙的投降事件,并且同时指令,郑芝龙部下的船只,非论是商船还是战船,全数就近靠港停靠,将船只和海员登记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