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崇祯对杨嗣昌还是很正视,授予杨嗣昌礼部兼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官衔就任督师。简称督师阁部,或者是阁部。以是下官们都敬称杨嗣昌为杨阁部。当然,尚方剑是必然要有的,这个几近成了每个督师的标准配置,为的就是让督师的文臣能够震慑住那些骄悍难制武将。
“臣恭听圣谕。”
崇祯接着说道:“此次宣先生来,另有一件要紧的事要同先生说。”
“臣遵旨,张贼献忠,只剿不抚。”杨嗣昌慎重的反复道。
“臣遵旨。”杨嗣昌躬身接旨。
崇祯天子在得知左良玉大败,罗岱身故以后,非常大怒。立即宣布将总理熊文灿和河南总兵张任学撤职,而败绩的左良玉,则是降三级留用,戴罪图功。并且让各地的总督总理各司其职,必然要在十仲春之前剿除流贼!一旦延期,一体定罪!由此也能够看出,崇祯对于武将是还是比较宽大的,这也说了然大明对于军队的节制里已经不强了。
崇祯还真就同意了,但是大臣们分歧意,说没有文职转武职的先例。还是崇祯对峙,才把张任学任命为本来没有设置总兵官的河南总兵。但是张任学没有军队,因而又把副将罗岱调给他来批示。以是现在张任学这个文官转的总兵官,又是孤身一人了,以是朝廷说撤职就能撤职。而最欢畅的就是那些文臣了,他们都欢畅的相互说:“你看,老张终究被抓了!”
这可不是因为张献忠惊扰了祖陵,如果然的是如此的话,那为甚么客岁在谷城的时候,能接管张献忠的投降呢?张献忠掘毁中都祖陵的时候,但是崇祯八年的事了。不宽恕张献忠的启事,是张献忠再次造反,孤负了天子的一片美意。让本已经相对安静的流贼情势又死灰复燃,大有燎原之势。这才是让崇祯特别气愤的启事。
崇祯天子在叮嘱完了这件事以后,终究不再那么严厉,他缓缓的说道:“辅臣督师,事不常有,朕特地写了几个字赐赉先生。”说着让寺人拿出了他写的亲笔诗:“盐梅今暂作干城,大将严肃细柳营。一扫寇氛今后靖,还期教养遂民生。”
崇祯对于杨嗣昌的请罪折子,给的批复是“回阁佐理”,也就是说这个事情就算畴昔了,不会措置杨嗣昌了。
“对!就是这个意义!”崇祯浅笑着说道:“这恰是合了先生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假想。这些年来,东虏频频犯境,而内里又有流贼反叛,朝廷两面受敌,摆布受困。现在东虏已退,蓟辽有洪承畴督师,边氛稍缓,恰是平灭流贼的好机会。以是但愿先生能发挥大才,好好运营,报捷于阙下。”
杨嗣昌回道:“陛下宅心仁厚,爱民如子,臣感佩之至。臣定当荡平妖氛,助陛下复兴大明,为天下开万世之承平。”
崇祯天子则是在文华殿待了好久,他也处在冲动当中。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杨嗣昌剿除张献忠等流贼,班师返来的景象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在他手中复兴的的模样了。他无声的笑了起来。
“朕得先生之助,实乃二祖之庇佑。请先生细心筹划,一举将流贼剪灭,解万民之倒悬。”崇祯欢畅的说道。这满朝的文臣,也就杨嗣昌能给他实心办事,其他的不是党争就是庸碌有为。要不是此次是剿除流贼的好机会,他也不会俄然改了主张,让杨嗣昌如许的能臣出京督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