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着的流民们都是向李岩叩首感激。虽说只给他们留了一袋粮食,但是这但是能让他们活命的粮食,他们但是有一个多月没有抢到粮食了,根基是拿各种草和树叶子和着一点点粮食顶着。有了这一袋粮食,他们就能多活好多天了。
“谢公子爷赐粮。叨教公子名号,俺马天合将来也好酬谢。”中年人叩了一个头,感激的说道。
吃过饭以后,李岩给每个兵士五十文,让他们随便逛一逛省会。要说在之前,五十文倒是能买些东西,但是现在这个年代,还真是买不到甚么东西了,只不过是让他们随便看一看罢了。
想想也普通,谁都晓得粮食看涨,天然就是拿在手里等着贬值了。卖给你一点儿,是让你活着,然后渐渐的花更多的钱来活下去。如果一下子卖给你,那不是断本身的财路吗?傻子才会干。
李岩拿出了一千两银子,一口气买了三百担,他也只能买这么多了。他当然不能全都买米和麦了,而是其他的杂粮也买了很多,如许搭配着吃,才气对峙到来年收麦。至于需求的铁料,还是拿些杂粮去睢州去换好了,既然那边有铁矿,并且粮价其高,天然是能换来更多的铁料。
“小人们在周寨暂住,有五六十人。”为首的中年人答复道。
他们正走到一个叫周寨的小村四周时,俄然从路旁的草丛中冲出二三十小我来,穿的破褴褛烂,有的拿刀枪,有的则是拿着锄头铁耙。
中年人眸子子一转,笑着说道:“公子谈笑了,您看俺们这怂模样,也不像是做惯了的。明天是第一次出来,就碰上您老的商队了。”
因为朱仙镇的首要性,以是这里驻扎着一营的官军,另有巡检司,以是安然上还是有保障的。要不然没人敢运东西来这里,那么开封城里的王爷们可就要享福了,他们在乎的享用的东西可都是在这里运往开封的。
“谢李公子活命之恩!”
朱仙镇被贾鲁河一分为二,构成东西两个地区。镇子上的街道就是一个个行当的集合地,曲米街是米麦粮行一条街;油篓街是油坊的集合地;杂货街最富强,一应杂货都有;另有炮房街,则是集合了制卖爆仗的铺坊。到了这里,只要看街道的名字便能够,想要甚么就去呼应的街道,准能找获得想要的东西。
李岩他们来到朱仙镇以后,就直奔曲米街而去。这里粮行林立,他们一家一家的问畴昔,代价倒是都差未几,并且货源也充沛,但是有一条,想要买大宗的粮食,那得加价。起码的一家也要加价两成。
没何如,他们只好决定去水陆船埠朱仙镇去看看了。朱仙镇的贾鲁河连接着淮河,能通大船。并且离着开封很近,以是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连接西北和东南的货色集散地。那边集合着来自各地的货色,从洋货到土产,只如果能买卖的,都能买获得。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一其中年人大声的背诵着水浒里的台词。
就是如许,也要比客岁睢州买的便宜的多,一斗才一两。固然这个代价是在歉收年代的十倍以上了,但是现在不是闹水灾嘛,另有蝗灾,这个代价已经算是知己价了,比那些豪绅大户们卖的接地气多了。前次只是想着睢州间隔近了,路途短,能够安然一些。
李牟没有多问,从粮车中拎下来一袋粮食,放在了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