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四转头狠狠瞪了郑大一眼,这个憨货,就是要趁三嫂不在才来的。
“小姑呢?”志文俄然问。
“对,四叔,爹就是这么说的。”
这是真相,别说眼下这类环境,就风调雨顺的日子,家里没个男人都轻易受气。郑四的疑虑这才根基撤销了。
“是啊,四叔,爹前次带返来的粮没有前几次多,他说那甚么涨了。”志文不慌不忙地答复。
“不太好吧。”老头道。
郑四倒是有点信了,旱情这么严峻,粮价必涨,本身早晨眼神不好,那晚还真没看清郑三扛了多大个粮袋,一两百斤那是乱来家里人的。
本来那天说好了第二天就来借粮的,没想到老头误打误撞地铲出一小洼水来,一家人提心吊胆地忙着拉水浇苗,既怕被人发明了来抢,又怕速率慢了被晒干,哪还顾得上到郑三家借粮。
志文在一旁看得好笑,倒是不怕你找。
“粮价涨了,是吧。”郑四说。
“啊,忘了奉告你们了,四叔。我们明天进县城找爹去了。”实在哪天走还没定。
“啊?你小姑还不是去村里井边打水去了。咋?”郑大摸不着脑筋。
带着囡囡好不轻易找了个阴凉地,离家不远,在两个小山包的垭口,中间一棵一米不到的灌木,好歹能给兄妹俩一小块暗影,偶而还能从村庄方向吹来轻风,好处所,就这儿了。
“志文,爷爷奶奶一家粮未几了,你们家的粮应当还充裕吧?”郑四此时也懒得和个小屁孩兜圈子了,“要不借点粮给我们?”
到了家,志文让囡囡在窑洞门口呆着,他好出来做手脚,并且这大伯和四叔等会儿上门借粮,保不齐产生点甚么事,志文不想吓到囡囡。
“志文啊,家里就这点粮了?”还是郑四开口问。
看来是爹买粮回家那天被他们家人瞥见了,志文暗道,这就惦记上了,说是借,怕是强借。
郑大没弄明白那一眼是啥意义,但晓得本身脑筋不好使,乖乖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