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末微官 > 第三十五章 纸上谈兵却言守

我的书架

悲伤落泪一宿未眠的沈重,顶风立在中和殿门口,想着本身落空的十万两白银,对广漠寂静宏伟的紫禁城自是不屑一顾,当然后代早就看腻了也是一个启事。两旁的值班寺人和御前侍卫,都是崇拜地看着这位玉树临风的少年才子,暗叹着不愧是写出传世名篇的沈东海,比起以往惴惴不安插手殿试的举人,以及初进宫城东张西望的官员,气度更胜一筹。

朱常洛说道:“第三呢,辽东攻守计谋如何?”

左光斗点头道:“恰是,杨镐批示不当,临阵失措,丧师丢地,导致辽东局势废弛,奴酋放肆,当当即夺职,论罪诛之。”

沈重对朱常洛躬身一礼,说道:“乃是国力不支所至。起首,朝廷力不能及,却想要一举平灭奴酋,倒是赋税、军资皆不济也,如赵大人方才所言,如果国力充分何必急战,渐渐压上,以众搏寡,压也压死他们了。其次,武备不修,兵不能战。此次辽东会战,杨经略年已七十,为何委之重担,乃是朝中战役已久,只要杨经略参与过朝鲜之战,有过实际领兵的经历。而其麾下各路总兵,除一二人及亲兵家将另有勇力,十一万战兵久不操演实战,皆是散兵游勇,不,说他们是兵还不如说是民更加得当。其三,乃是庙堂方略有误,明显没有一举平灭辽东的才气,却制定了全面打击的方略,此为故意而有力,导致大败。说得简朴些,就是辽东的奴酋乃是一锅夹生饭,朝廷倒是硬是要吃掉,成果反而崩了本身的牙齿。是以,别说杨镐,就是其别人,若为辽东经略,也是不免大败而归。”

杨洲鹤听了气道:“沈重,你也是读过书天下闻名的,如何可前后不一。你在书中明显言道辽东布局不当,如何现在又说杨镐无罪。”沈重笑道:“我是写书的,又不是给天子上奏疏,为了卖书只求都雅,不可么?”杨洲鹤气得指着沈重,想骂他草民或是奸佞,却忍了忍没有出声。方阁老说道:“便是天子让你插手廷议,便不分官民,你如有建议,无妨说清楚,不要混闹。”

御史杨州鹤上前一步说道:“杨镐无能,下官和言官御史频频上疏弹劾,至今还是未有夺职惩罚的旨意。前次方阁老也不反对夺职杨镐,就先议定此事如何?”

朱常洛乃是第一次插手朝议,听得上面诸位国之重臣、清流御史为了辽东之事争辩不休,从杨镐、熊廷弼、辽饷一向扯到太祖高天子之圣明,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百姓之困苦,好似辽东都已经被忘记了,这朝议到底要议得何事?朱常洛左看右看,俄然瞥见沈重和朱由校订咬着耳朵,聊得热火朝天,肆无顾忌,不由皱了眉头,想着父皇对他的看重,又特别交代让他以皇太孙伴读身份参与廷议,便也想尝尝沈重的才气,便插话说道:“都说沈东海年纪虽小,却也略知兵事,因何不语啊?”

瞧着一众满脸气愤,却不能言的诸位大臣,以及如有所思的朱常洛和朱由校,沈重心中冷哼道,好好和你们议事,你们却蹬鼻子上脸,行,你们既然都是君子君子,都是国之贤臣,都是刚正贤能,都是贤人后辈,都是品德榜样,那就别怪我连桌子带面子一块掀了,大师都玩个痛快。手机用户请浏览浏览,更优良的浏览体验。

推荐阅读: 干了这碗核废水,从制霸鸣神岛开始     最强狂兵混花都     一步登天     画红妆     假如不曾爱上你1     白明异界游     一条鱼的理想生活     我当上门女婿的那些年     我不介意,但很记仇     末日读心     至尊鬼主:霸道邪尊,硬要宠     上位5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