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血战得功,力斩鞑骑,端的是名豪杰子!”崇祯赞了一句。
“共斩获女真鞑子首级697颗,蒙古鞑子首级255颗,汉军首级249颗,另有俘虏人数为女真鞑子23人,蒙古鞑子48人,汉军10人,端的好一场大胜,真真天佑我皇明!朕心大慰,朕心大慰啊!曹大伴,你终究给朕带来了个好动静了。”天子面色潮红,一脸镇静难抑之情,双手拳掌相击,冲动地来回踱步。
温体仁咳嗽两声,持续说道:“李啸往投山东,倒也不是全无作为。本年蒲月,其率军千里进击,毁灭了犯境山东南部的流贼黑蝎子部。随后,于本年六月尾,禀承朝廷抽调兵马入援北地之军令,李啸又亲率兵马,入援宣府镇龙门卫金家庄堡。却没想到此人,到了这宣府镇中,竟又获得恁多功劳,倒让微臣实实刮目相看。”
此时,有小寺人来报,说首辅温体仁有大捷奏章上报。
温体仁见皇上听得细心,又接着说道:“那李啸,随后被广宁中屯所哨骑队选中,因技艺出众,被任命为哨骑队副队长,后率几名哨骑北行哨探,斩获鞑虏首级六颗,被汲引为百户之职。”
《明史》中记录,崇祯天子为了筹办军饷,糊口极其简朴,常日里,吃穿用度,都是尽量节流,乃至衣服破了,都是让可谓贤浑家的周皇后补缀。而崇祯朝的最后几年,天子的简朴更是到了让人无语的境地,他乃至地把自已的银制夜壶,都让寺人拿去卖了换银子筹军饷。
边批阅边用饭,是天子最新养成的风俗。
“好,好,好啊!”年青的天子扔下奏章,抚掌大笑。
“不错,此人有情有义,勇敢果断,堪为我大明官军之表率,不似那些畏鞑如虎让朕齿冷的军兵。李啸当日此战奏捷,倒是让朕欢畅了好一段光阴。”崇祯笑了起来,一脸回想之色。
而巡按御史刘邦珍,也带来了宣大总督杨嗣昌与宣镇巡抚陈新甲的亲笔信,信中二人同意了李啸的计划,将北至汤泉河,西至鸿沟山,东边与南边各10里远的泛博地界,皆划于李啸军办理,并承诺宣府镇不会派人前来插手。
“卿之定见,过分中规中矩。于今之世,我大明官军对鞑子胆怯如虎,可贵一胜,这般景况之下,当需对有功将士大加夸奖,方可激起其为国效力之心啊。”崇祯一声轻叹,脸上便已是寂然之状:“就拿山海关总兵尤世威说,自出援大同以来,整整两月碌碌有为,拥兵张望,坐视鞑子攻陷州堡,连代王都发来密信来向朕告状,实实让朕气闷。朕现决定,将尤世威撤职听堪,让斩获鞑子首级200级的前锋营副总兵祖大乐,代替其职继任山海关总兵,加官阶为右都督,赐武勋为护军,觉得恩宠。至于那既有首级又有诸多俘虏立下大功的李啸,亦如此办理。”
见得天子对这个李啸这般有兴趣刨根问底,又绕过诸多大员的晋升封赏不提,却来问自已要如何封赏这一名小小的千户,一时候,让温体仁心下,也有些醋意溢然了。
比拟杨嗣昌的一顿自夸,崇祯天子对阿谁在杨嗣昌与王坤奏章中共同提到的阿谁李啸,更加感兴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