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见天子心机已转,又趁机说道:“陛下,史乘曾记,楚庄王夜宴群臣,楚将唐皎,曾趁熄烛之时,调戏皇后,后被皇后扯去帽缨。然楚王气度广博,不记唐皎这犯上之举,却令在坐诸人,皆扯下帽缨,以解唐皎之难堪。后楚将唐皎,感楚王之恩德,在疆场上效了死力。一年后,晋楚争霸,唐皎不顾存亡奋力搏杀,从晋军重围中,搏命将楚王救回,此事乃千古嘉话也。陛下乃是当代明君,气度襟怀可比尧舜,自是明晓这般典故,前人尚且不以一鬙掩大德,我皇千古明君,亦当不会因末节而失良将。”
“如许对待我大明刚立了大功的虎将,怕是不好吧。”
“陛下,恕臣直言,若陛下对峙下出色军功之大将,都这般刻薄寡恩,抓小辫,纠错误的话,那李啸,只怕会成为第二个投鞑而去的孔有德!”
“啊!”
“陛下,臣能说实话否?”
曹化淳笑得双眼眯成一条缝:“温首辅布局长远,长于皋牢民气,咱家亦是佩服。那李啸见温相对其这般抬爱,将来定会为温大人效力奔走了。”
“若陛下念其昔日功高,不忍将其夺职拿办的话,却也该派内官前去赤凤卫,严词斥责李啸,并罚没其不法财产,以充国库,再着其此后,戴罪建功,以观后效。”
听了温体仁这般阐发,崇祯的脸上,终究重现了舒心的笑容:“爱卿之策甚好!现在国度恰是用人之际,李啸如答应贵的虎将,纵出缺点,亦不成寒其忠勇之心。就待兵部查对战果后,着长卿你拟旨下诏吧。”
崇祯刹时变了神采。
张凤翼脸上带着忧愁之色,目光非常庞大,他复低声道:“按说,李啸立此大功,自当大加升赏,让他升任这登莱总兵,亦不为过。只不过,微臣近段时候以来,听了很多关于李啸的闲言碎语,心下颇觉忧愁。”
“说下去!”崇祯喝了一声。
李啸,你可晓得,你这厮在朕的心中,现在有多大分量了么?
温体仁浅笑起来,他淡淡地说道:“做得东风,方有雨露。李啸若得这黄县与招远两地,自会感激秘闻对他不薄。将来的贡献自不必多谈,秘闻在内里,也好有个助力了。”
这让朕,该如何措置你呢?
好久,崇祯皱着眉头,喃喃自语道。
“长卿,九苞这般措置李啸,以卿看来,可为安妥否?”崇祯压住不安的心境,尽量用一种安静的语气问道。
张凤翼说过完,脸上较着地划过一丝狠色。
大冷的气候里,小小的东暖阁中,倒是非常暖和,御案前的雕龙白铜炭火盆中,炭火熊熊,闪着暖和民气的橘红色。
“陛下,若这般行事,除别的可不必另加犒赏,也不升其为登莱总兵。如许一来,李啸是以次大功,获得了地盘嘉奖,其心自安。而朝廷不给其财帛与官爵,李啸如许的聪明人,当会明白,这是朝廷给出其之委宛警告,估计能让他今后更加警省,再行不法手腕时,亦会多有顾忌了。”
。。。。。。
崇祯一边说着,一边翻开卢象升奏章,敏捷旁观了一遍后,仰天大笑。
中间的寺人曹化淳,瞥向温体仁的目光中,亦微含笑意。
张凤翼沉默拱手而退,崇祯脸上,尽是烦躁之色。
“啊?此事当真?!”
“九苞,你起来发言。“
见到温体仁一脸严厉地说出此话,令崇祯天子非常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