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四十三章心思

我的书架

“元利,要不叫月桂去照顾你吧?”黄氏俄然在一旁道,她说这话倒是起了些心机,儿子到现在还没有后,好象又是个不喜好女色的,这得甚么时候才气抱上孙子?

近八十万石粮食,这还不包含已经收进仓的土豆和还没有收割完的稻谷,再算高低半年将要播种的冬小麦和秋稻,这个数字最起码还要翻一番!

月桂这小娘是她从藐视着长大的,模样端方,性子也好,如果此次能够跟从李元利出征,再给她添个孙子,那就更好了。

“那你可得重视点,转头我得跟铜头说下,让他把你照看好点!”

“袁二叔,新来的流民必然要做好安抚,发给他们口粮和种子,但口粮不能发得太多,按人丁勉强够吃就行,别让他们产生依靠思惟。另有就是人丁的统计必然要做好,不要再象前明朝廷那样呈现‘丁半口’的环境,每一小我要详细注来岁龄、客籍、男女,如许今后才更便利办理,也不会呈现隐户的环境。”

进了七月,来到夔东的流民越来越多,大多数是从四川逃过来的,这不出李元利的料想以外,这时候四川的人丁毫不是象宿世那些“专家”们所说的“十不存一”,而是大量的躲进了深山老林当中,不再聚居在村庄或是城镇。刘文秀和吴三桂在川中大战,这些人再也呆不下去,只得四周避祸,有一部分就逃到了夔东。

这如何能不让大兴军一干人欣喜若狂?光想想都感觉痛快,整年收成上来一百多万石粮食,就算留下种子,也充足让他们吃上两三年,再也不消吃了上顿想下顿了!

对于投清的公众和兵士,只要不是作歹多端的,李元利也没有筹算和他们计算,但是象吴三桂如许带领数万雄师投敌的将领,李元利却绝对不会放过,如许的人投降带来的影响和结果实在是太坏。能够说满清入关后多量明军以及浅显汉人老百姓投清,吴三桂和洪承畴在此中起了相称首要的带头感化。

这些流民一部分被安设去种田,另有一些进了各家厂矿,这使得煤铁等产量大增,燧发枪又造出来三千枝,火药也屯积了近十万斤。

“人多才好!我们另有一季粮食充公呢,何况现在收上来的粮食已经够吃两年了。汉举叔,你不是想过两年还吃本年的存粮吧?”李元利讽刺了袁宗第一句,这特么就是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惟。

可见这时的将领和士卒,底子就没有甚么国度民族、忠义仁信之类的设法。卢光祖和南一魁都是汉人投清的,他们麾下的士卒全都是汉人,现在一败北,这些兵将顿时又转头降了刘文秀。

是时候出动了!李元利暗自想道,蜀道难行,并且打下夔州以后还要收编降兵、安抚百姓,如果开赴得迟了,让吴三桂击败刘文秀后逃回汉中,那可就悔怨莫及。

推荐阅读: 村医:我的萝卜包治百病     抗战武侠     梦幻香江     超现实次元帝国     豪门女婿     造化玉碟     仙尊镇     黑豹霸霸与氪金软妹[综英美]     悬平录     变身王者荣耀少女     八部天龙之诛仙刃     细作的自我修养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