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12子曰:“君子不器。”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成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掉队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何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8.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敷观也已。”
10.9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10.2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8.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肯,悾悾而信,吾不知之矣。”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因而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9.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未几也。”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现在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此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7.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