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杨休晓得,实在所谓倭寇到不全都是日本人,倭寇固然多是倭国游勇,但他们毕竟是异藩蛮夷,又不熟谙本地地形,以是他们领事的却大多是犯过事的汉人,逃去了海上。
――――――――――――
“都说天下赋税,半出东南。”胡宗宪略显清癯的脸上闪现出一层异色,转过脸来对着坐在一边的谭纶说道;“谭大人自嘉靖二十七年始,便是台州的知府,浙江的事情应当比我更清楚。”
“你去一趟钦差行辕,去把阿谁杨钦差给我请过来。”胡宗宪揉了揉尽是血丝的眼睛。
“出去讲吧。”胡宗宪一边往内里走一边持续说道。
“杨大人可有兴趣听老夫谈谈这倭寇之乱?”胡宗宪眼里射出两点精光,顺手拿起一份檀卷来。
“好,那下官就先辞职了。”说着谭纶就要往外走,莫勇忙叫住他问道:“你去哪?”
“不错。”谭纶欠了欠身,接过话来,“只说台州那处所上,有民六十七万,种田三十万零四千亩,每年所产的稻谷,再缴了三分的赋税,最后摊到每人的头上,每天也只要十一两,还得每日劳作不息。如果遇见水患,倭患,就连这十一两也没。”
“杨大人赈灾浙江,为皇上分忧,本该由鄙人去见,何如倭寇反叛,倒是实在分不开身,竟要钦差过来见我。”胡宗宪站在堂前,对着杨休拱手笑道,内心也是微微一惊,没想到这位钦差这么年青。更加可贵的是,杨休固然穿戴一身儒装,但身上那股子豪气却袒护不掉,让胡宗宪眼中一亮。
莫勇神采一僵,随后冷哼道:“那是布政司衙门的事儿,不归我们管。”
“哼。”莫勇被谭纶顶了下,顿时有些语塞。
十一两,每年的口粮也只要二百五十斤,即便遵循都城的粮价核算,也只折合现银七两不到。这便是浙江一个浅显百姓一年的耗损,杨休的内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的疼。(未完待续。如果您喜好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保举票、月票,您的支撑,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有事?”胡宗宪昂首看了谭纶一眼,见谭纶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已经到了两天了。”谭纶拱手立在一旁说道。
谭纶正要辞职,好去钦差行辕,这个时候有卫兵在门口道:“部堂,钦差大人求见。”
“部堂晓得?”谭纶有些惊诧。
行辕门口两尊玄武岩刻成的石狮,张着血盆大口,瞪着门前来交常常的行人。十几匹快马踏着麋集的马蹄,像一阵风普通卷到了行辕门边,直浙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巡查宁波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