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贼:开局我与嘉靖不共戴天! > 第136章 文化入侵
“此为深耕犁,可耕尺余,乃至二尺余;此为秧马,用以掩杀绿肥及杂草;此为塍铲、塍刀,用以整治田梗;此为水车。另有农耕技术、纺织技术……”
老酋长鸡圈及几个部族老者的白头一齐摇了摇,整齐齐截的……
杨寒苍无法之下,只好当了盘农业专家,详细地讲给了他们听。
“来人呐,拿纸来!”杨寒苍微微一笑后说道。
要晓得在大明朝,南边一季晚稻的亩产近三石,一石即是十升,是以倭国水稻亩产仅为大明朝的四成摆布,这还是在丰年的环境之下。
老酋长六十多岁了,这还是别人生中第三次喝酒……怎不冲动、打动得热泪盈眶?
“你他娘的连纸张都没有,还教甚么书啊?本身去想体例,弄些纸张来。”
老酋长改姓洪,那么他的部族岂不都会改姓洪了?
“不敷七升稻……”老酋长鸡圈答道:“贱民等辛苦劳作一年,即便是风调雨顺,也收成不了多少稻谷,可就如许了,领主还六公四民,还没算各种苛捐冗赋,是以白米对于贱民等就是豪侈品,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次白米,即便是丰年,也要上山挖野菜或下海捕鱼捞蟹充饥,而鱼虾蟹等,领主也要抽头。”
这也是一种文明入侵,并且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
“甚么这、那的?你敢交粮食给他们,本千户让你交多少就给我多少。”杨寒苍冷冷地说道。
“千户大人,这……”老酋长鸡圈有些惊骇。
都是穷的叮当乱响,杨寒苍部军粮堪忧。
可即便如此,倭国大名混战,当然就需求军粮了,是以对于浅显倭国农耕民的剥削甚众,六公四民,乃至七公三民、八公二民,更有甚者,产粮八,他能压榨出十。
“老酋长,你们的日子好过吗?每亩产粮多少?”杨寒苍喝了一口酒后问道。
归正没有姓,他爱叫啥就叫啥呗。
还是那句话,不管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度,总有高高在上的贵族老爷,也有被剥削至死的浅显百姓。
就让他们相互咬去吧,谁咬赢了,就交给谁,老酋长鸡圈心中悄悄策画道。
并且杨寒苍的兵马未几,可他背后是徽王汪直,汪直的权势可不容小觑,要不然倭国的各地大名也不会卖汪直的面子。
不过要不了多久,老酋长鸡圈就晓得杨寒苍的短长了。
“是,是,贱民等受命就是。”老酋长鸡圈吓得缩了缩脖子后连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