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小人。”宗真还是那副瘦瘦的精干模样,“前次小人在运河上见过大人一面,心生敬慕,特来拜见。”
当初讲课时,三个阁老传授的都是如何对付会试的合用手腕。
与此同时,他在画舫上所作的两首词已经在沧州城中传播开去。再加上他整日不睬公事,一提起梅巡检,城中之人都说这个梅大人乃是风骚之人,却同浅显胥吏大不一样。当然,读书人听到这话,都会嘲笑道:“不过是一芥武夫罢了,妙手得了两首好词,却学读书种子附庸风雅起来。灵感这类东西,无从捉摸,不然也不成能有梦笔生花一说。若梅繁华真有才调,为何再没有新作问世,也不敢应一真仙子的邀约。倒是仙子又有几首新作脱手,篇篇精彩绝伦。可见,梅巡检那支生花之笔已经被彼苍给收走了。”
中了进士,挤进文官步队,苏木就不惊骇张太后的打击抨击。并且,到阿谁时候天子也该亲政,天然会保他这个铁哥们,东宫第一得用之人的。
只要回到都城,把年一过完,随便找几个借口逗留一月,接下来就是会试,大可正大光亮地进考场。国度纶才大典,就算是天子和太后也不能禁止。
别人碰到这类机遇,要想在处所上混,总归是要给这些大人物面子的。苏木在巡检司本就是混日子的,对于官署里的灰色支出也是一文不取,可说是可贵的清官。倒不是贰心底忘我,实在是瞧不上部下风里来雨里去弄返来的那些微薄好出。再说,他是天子近臣,代表着正德天子面子,如果做赃官,被人告了上去,脸面上挂不住。
接下来的日子对苏木来讲的确就是一种折磨,太康公主所说的又要办甚么文会,还要让他用心输上几场如此,的确就是神经病,他可没心机跟着她发疯。
赵葫芦:“禀梅老爷,有个客人求见。”说着就将一张帖子递了畴昔。
“是。”赵葫芦正要出院子,就听到门口有人道:“小民宗真拜见梅巡检。”
这三人都是两榜进士翰林院出身,就实在学问来讲一定就能排进满朝文官的前三,可单就该如何对付科举测验而言,倒是此中的佼佼者。
宗真:“梅老爷,小人已经在前面置了一桌酒,还请大人务必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