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绮节从袖子中翻出一张洁净的绸手绢,替孟春芳拭泪,内心明白,李子恒和孟春芳,必定不成能在一起了。
孟春芳仍然朝着床栏而睡,一动未动。
李绮节便干脆不回礼了,她是礼尚来往,又不是奉上门给孟娘子消遣。下次孟春芳的丫头再送礼品到李家,她再三直言回绝。几次过后,孟春芳那边没再对峙给她送礼品,孟娘子也消停了。
李绮节手一抖,倒出一小半米,端着木升子出门。
她抬开端,惨白的脸颊上放出一种果断的神采:“为了我爹和我娘,我情愿嫁给杨天保。“
这天宝珠在灶房里忙活,蒸笼里的重阳糕已经半熟,她翻开盖子,吹去蒸汽,在薄片状的糕面上撒一层红、绿果脯细丝,复又盖上盖子,气鼓鼓道:“孟七娘的病一好,孟娘子就翻脸不认人。“
孟春芳哭泣一声,眼泪簌簌而下:“不是我看不起大郎,我爹这辈子毫不会让我嫁给他的。“
孟春芳自病愈后,时不时让丫头给她送吃的玩的,偶然候是一盒滴酥鲍螺,偶然候是一副九连环,偶然候只是一枝含苞待放的芙蓉花。
宝珠等在楼下,看她神采不多数雅,小声道:“孟蜜斯看着不大好?“
李绮节端着沉甸甸的半升米走到大门口,垂垂看清少年的边幅五官,脚步一顿,脸上一阵惊诧。
门房卸下门栓,把黑油木门翻开半扇,院外果然是一个身形肥胖的半大少年,头上戴一顶白孝帽,穿一身粗麻布大领孝衣,脚下一双白鞋,手里提着一只麻布口袋。
宝珠去孟家送回礼时,在孟家受了几次气。
孟春芳眼睫交叉,手指揉搓着绸面上一朵淡紫色海棠花,神采黯然:“三娘,你真的不怪我?“
中间一个十五六岁梳辫子的大丫头,也是一身麻衣,头带孝布拧成的麻花包头。
这是家里有白叟归天,孝子或是孝孙出来讨百家米的。
说不定现在高大姐正在家中沾沾自喜,感觉自家美满是因祸得福,固然小黄鹂阿谁小妖精不好打发,可却借机把面上和蔼灵巧,内里则刚烈、不平管束的李三娘换成了言行举止到处招人疼的孟春芳,她夜里做梦都能笑醒好几次。
孟春芳垂垂止住泪水,沉声道:“三娘,我爹和我娘辛辛苦苦把我扶养长大,我没甚么酬谢他们的。“
她早该猜到了,杨天保的母亲高大姐一向非常喜好孟春芳,曾多次拿孟春芳和她做比较,嫌她不如孟春芳贞顺慎重。出了小黄鹂的事,高大姐急着给杨天保再订下一门婚事,尽早立室,好让他收一收心。看遍整座瑶江县城,孟春芳无疑是高大姐最对劲的儿媳妇人选。
孟娘子只当孟春芳是不美意义,接着絮干脆叨,“等你把病养好了,娘带你去木李庵求个好签。那庵里徒弟的鞋底扎得好,娘替你讨几双,你照着模样,亲手做几双鞋,留着给杨家回礼……“
说开了统统的事,孟春芳的病,该不药而愈了。
李绮节幽幽地叹口气,没有说甚么。
孟春芳的病大半是芥蒂,焚毁了荷包、又晓得李绮节不会见怪她和杨天保订婚以后,她的病很快一日好过一日,不出五天,就能下地走动。再两天,孟娘子带着她去了一趟木李庵,到早晨才回县里。
门房不敢怠慢,赶紧转头找李绮节讨主张:“蜜斯,这是我们这边的端方,讨百家米的来拍门,仆人家得亲身给人家舀一升米,不然就是不敬那地底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