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牵着李九冬过来一起劝李昭节,李九冬怀里抱着一只五彩团斑纹罐子,罐子里装满了各色糖果,嘴里正滋滋吮着一块麦芽糖,含含混糊道:“姐……吃、吃糖。“
对下人能够威胁利诱加打单,但是面对李昭节和李九冬两人时,李绮节不免畏手畏脚。
李昭节哼了一声,抱着大石头不放手。
不管李家还是周家,都没有样貌如此出挑的少年儿郎。李大伯固然珍惜短,审美还是很普通的。
李昭节还是趴在大石头被骗瑞兽,把脸扭向另一边:“哼!“
花庆福愣了好久,才缓缓道:“本来如此,本来如此。“
李绮节想起周氏曾经说过,张十八娘被张家人赶出门时,是住在木李庵的。
家里的婆子长工们长年在这块大石头上磨蒲刀、剪子、锄头、铁锹,石头大要光滑洁净,但底部挨着水沟,充满青苔,李昭节挨着大石头磨蹭了一会儿,裙角已经脏污了一大片。
周氏再疼李绮节,也疼得有分寸,因为李绮节的统统都由李乙做主,她只是伯娘。李昭节和李九冬不一样,周氏是她们俩的嫡母,姐妹俩的将来,都由周氏筹划,周氏肩上的任务更重,天然对她们俩更峻厉些。
宝珠的神采有些如梦似幻,抿着唇儿低笑一声:“张少爷给的。“
宝珠去了半日,返来时道:“夙起来了,这会子在屋里坐着吃木李呢!“
围观的男女长幼,不分老幼,目光都不由自主逗留在他身上。
花庆福叹口气,假定李绮节是他的闺女,他那里会顾忌那么多,直接招婿就得了。虽说情愿与人做赘婿的都是无家无业的软骨头,一世不能科举,到处受人嘲笑,但赘婿嘛,吃软饭的家伙,只要乖乖吃软饭就行了,谁管他能不能出人头地,只要闺女立得住就行。
李绮节没看到花庆福脸上变幻不定的神采,听他的惊呼里惊吓大于惊奇,只当他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含笑道:“你没进门前,我还觉得花娘子是金家请来的说客呢。“
李大伯愣了半天,感喟道:“本来是她。“
周氏性朴素重,非论是李绮节,还是李昭节姐妹,或是李子恒,她都一视同仁。不过周氏本性不是那种柔情似水的暖和慈母,说话做事都带着利落劲儿,偶然候脾气有些暴躁,少了些软和,李昭节姐妹俩始终和她靠近不起来。
不等看热烈的人们持续会商,招财和进宝吃紧忙忙把牛车赶进院子里,关上大门,世人还在内里等了一会儿,看李家人没有开门的意义,才各自散去。
李绮节眼睛一亮,家里的糖果是她让婆子们做的,那里都没处买去,小孩子不是最爱吃糖么!她剥开一颗奶糖,捧在掌心,在李昭节跟前晃晃:“昭节,看~“
倒是李绮节曾见过几次的小沙弥。
李绮节抬开端,没看到张家的肩舆,倒是看到一个熟人。
特别是跟着李昭节姐妹俩一每天长大,家下人私底下常常提及“太太最疼三蜜斯“这类话,感觉周氏偏疼,对庶出的女儿不敷慈爱。
张桂花又来了?
对峙了大半天,连里头的李大伯都轰动了,亲身过来请李昭节进门。
虽说李大伯和李乙并未分炊,但因为兄弟俩不住在一处,家里的下人泾渭清楚,留在乡里的,仿佛更偏疼李昭节和李九冬,在县城铺子里帮工的伴计,则更看重李子恒和李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