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柱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劝进

我的书架

“嗯,这就对了嘛。”朱厚熜言罢又看向了杨延和,“杨首辅,你另有甚么事情要说吗,如果没事儿了,你就带着他们…”

膜拜在地的群臣,顿时欣喜若狂,手舞足蹈,一齐高呼:“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朱厚熜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如你所说最好,即便是出了甚么岔子,我也不会见怪于你,因为这是我本身的决定,跟你没有半点干系。”

明朝的大明门,就是后代人们口中所说的中华门,即北京皇城的正南门,此门是明朝的国门,平常日子不会开启。

但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张太后也没辙了,她只想从速立个新帝,结束这统统,以免产生甚么内哄,是以她才会找人筹议,看这事儿究竟该如那边理才好。

徐鹏听朱厚熜这么说,只好率众再一次上笺劝进,高呼朱厚熜继位是天神所愿、天与人归,并干系到国度大计如此,如此这般一再劝进,最后徐鹏对朱厚熜说:“伏望仰遵遗诏,勉抑哀情,念祖宗缔造之隆,体先帝吩咐之重,勿事南向西向之再让,深唯一日二日之万几,早登宸极之尊,以慰大众之望!”

张太后皱着眉头说:“这就是你们想出来的,处理这件事情的体例吗,你们是嫌乱子少吗,一个个的都想乱上添乱是不是,行了你们也别说了,现在就去奉告杨延和,不要管甚么东门还是西门了,就依新帝的意义,让他从大明门进皇城即天子位吧。”

“你如何还草民草民的,不是叫你改口了吗,如何还没改过来啊。”

朱厚熜推拒了几次,感觉也差未几了,便假装勉为其难的模样对众大臣说:“众卿说得极是,还是要以国事为重,本王也不敢一味拒之,那就勉从所请吧。”

有大臣对张太后说:“太后,依微臣看,不如抻一抻吧,既然那位小王爷不肯意进宫,那就让他滞留在京郊好了,我看他能对峙到甚么时候,说不定过几天他就主动先屈就了。”

走完劝进这道法度,礼部尚书毛澄站了起来,将新帝正式即位的礼节状,亲身呈给了朱厚熜,朱厚熜大抵地看了看,点头表示承认。

张太后如此说,就等因而下了懿旨,毛澄等礼部官员固然有些不大欢畅,但也不得不从速归去点窜礼节状,这点窜后的礼节状送到了朱厚熜那边,朱厚熜看过今后,感觉甚是对劲,随即进了都城,入了皇宫,朱厚熜亲身遴选带来都城的一些兴王府的人,也就是李缙等人,也跟着进了紫禁城,在皇宫中临时安设了下来。

杨延和滚滚不断地汇报起了一些朝野之事,朱厚熜也没有打断他,耐烦地听了起来,仿佛对这些事还挺感兴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被杨延和这个老臣俭朴持重的言语和忠诚诚笃的态度给打动了,心中的不快消掉了一大半,竟然垂垂地对杨廷和产生了一些好感。

李缙听完朱厚熜的话,很当真地说:“王爷是天命所归,不会等闲就错失了皇位的,王爷放宽解好了,不日定会从宫中传来好动静,王爷就耐烦地等上两天吧。”

礼部尚书毛澄附议说:“微臣也同意将他先晾在京郊,以后不理睬他,看他要如何办?”

朱厚熜坐在大殿之上,听着朗朗颂辞,看着那一张张殷殷面孔,内心好不冲动,他期盼这一天已经好久了,但必定是不能当即就承诺下来的,势需求故作谦逊一番:“魏国公及众卿,你们都快点起来吧,本王虽说是名正言顺,但是试问又有何德何能,能得继大统呢,何况本王现在仍哀思不已,以是这嗣位之事还是过些光阴再议吧。”

推荐阅读: 一世一仙     这个前锋不正经     独足鬼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九霄神帝     王爷,娘娘又有喜了!     我有一张均富卡     道友记     决战白日门     婚婚来迟:冷少,你宝贝掉了     我是系统之女帝养成计划     婚内燃情:帝少狂宠甜蜜妻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