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被逼得双颊通红,又见太后神情不似有诈,便拉住太后的手晃了晃,低声道:“槿儿、槿儿内心有人了,槿儿在宫外之时,他对槿儿照拂很多,祖母非要让槿儿出嫁,那槿儿非此人不嫁。”越说脸越红、头垂得越低、声音也越小,到得厥后竟若蚊蝇普通。
木槿想到李仁怀,心中柔情顿生,温言道:“他天然比不得两位皇子高贵,但他对槿儿情义却无人能及,他就是此次为护国公解毒,受陛下亲书‘国之妙手’的李公子,李仁怀。”说完抬眼看了看太后,见她神采并无不喜,便接着道,“槿儿曾受李家拯救收留之恩,此次便是随了他一起进京来找哥哥,方才有幸陪侍太后跟前。”
达到味江恰是晨时,司仪高喊:“吉时到,万民膜拜祈福!”
木槿忙跪下拜谢道:“多谢太后为槿儿赐生,槿儿有了生日已是高兴得很,不劳太后再操心为槿儿筹办生日了。”
司仪高呼:“礼成!”众百姓起家喝彩。
太后蓦地想起苏翠菡之言,心中一紧,皱眉道:“你说的莫不是林统领吧?”
那男人走到红衣少女面前,双手奉上芍药,少女脸孔含春,却不接花,指指本身的发髻,侧过身子。那男人一笑,上前将芍药插于她鬓边,少女害羞带怯看着他,眼中满是忧色。
车队沿着味江逆行而上,一向行到北骊山脚下的流杯亭方止,帝后、皇子及文武大臣早已在此等待。
三月初七巳日,按大苍国风俗,每年这一日停止大型的“祓禊”典礼,须由天下最德高望重、福泽绵长的女性主持。
四周百姓伏地高呼:“愿上天永赐恩泽,普佑世人,天灾永消,天灾不兴,国境清平,物阜年丰。”一时声振寰宇。
木槿不言,只偷眼向前面山边看去。太后跟着她看去,只见山坡下一个蓝衫青年骑着一匹身高腿长的黑马,手中高举着灿灿芍药,正向这边挥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