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房玄龄冲动的不能自已,如果每一户能够自给自足,每年打三四千斤的粮食,除非碰到了不成抗力的灾害,那大唐乱世的到来计日可待。
并且利用的是人力,对于农夫来讲,最不贫乏的就是力量,只要能够吃饱饭,就是费再大的力量也值得。
“这就能出水?”房玄龄如何也看不懂墨顿的所作所为。
墨顿奥秘一笑道:“这就是此次尝试的重中之重,墨家村将会用一种新式东西,从这个井口源源不竭的打水,直到这个井内里的水变得清澈。”
墨家实验田中。
房玄龄赏识的看着墨顿,再看看自家正在卖力压水的儿子,不由得一阵哀叹,恰是人比人气死人。
在墨大的批示下,四个墨家后辈将圆筒的尖头借助木棒之力,掼向已经早已经浸湿的空中,一次次的用力,将潮湿的泥土实实的填入圆筒当中,每一次将圆筒提出,总能带出一筒的泥土。
直到第三根铁棒完整大部分没入空中,打井事情才垂垂到了序幕,一口深三丈的深井在短短的半个时候就已经打造完成。
出水以后对于提土有必然的影响,泥土的硬度也呼应的软了很多,很快第二根铁棒也没入空中,第三根铁棒再次连接上。
看着掺杂这黄泥的水,李世民和房玄龄没有涓滴的嫌弃,伸手接了一捧黄泥水,看着感受着水中的冰冷,心中的狂喜再也按捺不住。
这是后代乡村八十年代常见的打井提土的东西,墨顿将图纸画出来,墨家村的能工巧匠很等闲的将其打造出来。
在三人猎奇的目光中,墨大很快的将井口用青砖垒好,两个墨家后辈抬着两丈半长的铁管子,别的两个则抬着一个有着长长的把子,模样奇特的铁家伙。
一口好井要先挖土,然后再从中间挖一个斜坡通道,通往地下,并且也不能太深,太深了一来轻易缺氧,二来,这个期间的水位很高,底子没法从水下挖土。
如果后代有人在此,必然会认出来,这就是后代早已经被淘汰的八九十年代最常见的取水东西――压井。
“好!”
出水以后,再加固井壁,将挖井的通道谨慎翼翼的填住。一口井下来,没有三五天不成能弄好,面前的这口井竟然再半个时候内挖好。
房二也是一阵无语,跟着墨顿的确是有很多欣喜,可最大的坏处就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跟前,本身的存在感几近为零。
“成了!”墨顿暴露对劲的笑容。
可行,这个别例绝对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