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既警告陈婤她现在代管凤权,若云嫔有事,她也绝脱不了干系,届时即便她先诞下三皇子,陛下能立就能废。又安抚她若后宫和顺,陛下归去天然会嘉奖她,言语隐晦,既表示了她会是贵妃的不二人选,却也不挑明,由着她测度去吧。
“那就叫云儿先乘舟回京。往东都去,不比江都一行,少不了要多辛苦些,若带着这很多的宫人与臣工,不知要走到甚么时候,不如叫他们先回,朕只带爱后与皇儿们去东都可好?”
东都之行,杨广除了带我与几个孩子,还带了苏可儿与荣美人,两个都是最得宠的妃嫔,其他妃嫔虽有微词,但一想到前去东都舟车劳累,远远不如乘舟回京舒畅,倒也未有多言。
我不得不这么做,以防万一,假定我派其别人去,陈婤看到有机可乘,对挽云动手后又嫁祸到我的身上来,我就百口莫辩了。
顾忌的同时,也要制止她狗急跳墙,毕竟杨广说过,谁诞下三皇子,便封贵妃,贵妃只要一个,且离皇后只差一步之遥,她面前的目标该是贵妃,如果挽云先生下皇子——她岂能容得挽云名份在她之上?
杨广呵呵笑道:
二十万人分两路,十万人护着众妃嫔及王公贵族回都城,十万人随我们前去东都。
但江都往东都一起,并未有渠道,二十万人之行,恐更费周折,并且挽云腹中孩儿已有七个月,若再行下去,恐怕这孩子就要出世在路上了,因而言道:
“娘娘,如许不当吧?婆婆年事已大,狗儿到底是个男的,不敷知心,其他的小丫头娘娘怕是使唤不惯,不如派别人去罢。”盈袖微微担忧,看我一眼。
久闻杨广要修建东都,洛阳又是大隋亲信之地,气候与环境较之大兴要优胜很多,且又是经济与交通的要塞,比之大兴更合适为都。
杨广言及此,去东都之心已定,我自知劝不得,只得承诺,但又不放心挽云,现在宫中是陈婤管理,挽云归去,岂不是羊入虎口?
杨广见我端倪之间,忧愁未散,不由得心疼的抚一抚我的眉心,言道:
杨广看我这般算来算去,不由得抚掌大笑,言道:
“陛下说得对,既然要历练德妃,就该罢休让她去管,只是臣妾就是这繁忙命,总也放心不下,毕竟德妃也有孕在身,恐怕不得全面。”
杨广也曾模糊流暴露迁都的设法,只是大兴能御西北突厥等族的侵犯,而洛阳虽便于调配军队,却毕竟距大兴较远,若不处理了西北边区题目,恐一时迁不得都。
但幸亏,终究在十月末达到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