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九十七章 人皇一印传国玺

我的书架

萧瑾沉默半晌,俄然浅笑道:“这只能算是个小不测,并不影响大局,毕竟萧玄不是萧煜,就算他身怀传国玺,空有澎湃帝气,却没法把握与之相对应的天子剑,休说是十八楼之上的秋叶,就是面对十八楼顶峰的青尘也没甚么大用。”

传国玺,不但仅是意味一国权益,同时也是人道珍宝,有弹压气运之妙用,涓滴不逊于道门的都天印,乃至在承平乱世人道大兴时,还犹有过之。

三人望着那把天子剑,脸上神情难掩忧愁。

当年定鼎一战时,萧煜言本身有一印一剑,剑是纵横无敌的天子剑,印就是历经了九朝数十帝王的传国玺。

萧瑾不置可否道:“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有一遁走,天道尚要留有一线,谁也不敢说十拿九稳。”

林寒嗤笑一声,“你还是过分谨慎。”

萧玄稍稍沉默,从广大的衮服袍袖中取出一方印玺,其周遭四寸,上纽交九龙,正面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天下间素有两印之说,一则为仙家之都天印,二则就是人皇之传国玺。

及至大郑末年,萧煜于机遇偶合之下在中州获得传国玺,被视为天命眷顾之人,在厥后禅让大典时,萧煜用心从郑哀帝手中接过大郑玉玺却不消,而是改用传国玺,是以彰显大齐得国之正,天意昭然。

林寒笑道:“如此说来,他岂不是死定了?”

李贞吉和赵宗宪相互对视一眼,点头附和志:“也只能如此了。”

……

至此,青尘的三尸化身全数被灭,一时半会儿之间难以重洗凝集,只剩下一个本尊。

帝都,太庙。

自始天子祖龙制传国玉玺,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得之则意味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示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天子”,显得底气不敷而为世人所轻视。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导致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展转千余年,忽隐忽现,待到大郑太祖天子起兵摈除后建时,已经杳无音信,有传言说楚哀帝抱着传国玉玺跳海而亡,也有传言说被后建天子带回了后建大梁城。大郑太祖天子和太宗天子两代帝王曾六伐后建、草原,也有很大一部分启事就是要追回传国玉玺。

两人的神情都非常凝重,林寒主动开口问道:“这就是你说的不测环境?果然是帝气会聚地点,如果能在此御使天子剑对敌,就算是秋叶亲临,也要暂避锋芒。”

层层上报以后,留守于帝都城中的赵王萧奇仓促步入大殿,随之而来的另有两位内阁大学士李贞吉和赵宗宪。

赵宗宪忧心忡忡道:“帝都城外,天子脚下,若无祸事还好,若真有祸事,那便是弥天大祸。”

……

徐北游周身被玄黄之气缭绕,体内的气机竟是一涨再涨。

背着剑匣的徐北游沉声道:“有何不敢?”

太庙是大齐天子祭奠先人的家庙,始建于大郑太宗年间,占地二百余亩,以“敬天法祖”之传统礼法制作而成,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邃密,装潢华丽,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

萧瑾曾言,圜丘坛乃是帝气会聚之地,萧玄本就是帝王之尊,传国玺又是人道珍宝。

魏禁连出三刀斩杀善念青尘,牵动伤势,难觉得继,蓝玉不吝折损寿元动用天机榜,共同徐北游的诛仙持续灭去恶念青尘和执念青尘,不过两人也一样不好受,徐北游最多再出一剑,而蓝玉也只能再动用两次天机榜。

推荐阅读: 少奶奶超甜超强的     快穿女主真大佬     快穿之万界包租婆     长蓁     某美漫的特工     网游之九号     风水墓事     专治不服:这个草包惹不得     铠甲;被异能兽暴捶的我,成了银河王!     神医弃女:冷王的绝宠悍妃     大周皇婿     哑小姐,请借一生说话    
sitemap